为什么新冠肺炎(COVID-19)的传播速度会如此之快?研究发现患者唾液中的病*载量,在出现发热、咳嗽等新冠肺炎症状的第一周,就达到了最高峰,这也意味着,新冠肺炎患者在病程早期,症状轻微的时候就有着极强的传染性。
由港大讲座教授袁国勇等专家发表的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病人感染初期,体内已有大量病*,容易造成广泛传播,建议扩大深喉唾液检测,尽快找出隐形患者。
医院专家组成的团队,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传染病》发表研究文章。团队今年1月22日到2月12日跟进23名确诊新冠肺炎病人,由37至75岁,发现他们感染首个星期,体内已有大量病*,但不少人感染初期征状轻微,甚至无病征。
港大微生物学系临床副教授杜启泓表示:「轻微到可能只是少许喉咙痛或少许感冒,大家不要觉得,我这么小事情,就一定不是新型冠状病*。与SARS不同,SARS(病*数量)在第二个星期才最高。新型冠状病*的感染在小区爆发那么厉害,因为一开始时,病人仍未入院,病*数量就已经很高。」
研究又发现,三分一确诊病人病*留在体内长达20多天,现时可以抽取不同样本检测病*,包括抽痰、验尿及粪便等,研究比较不同的检测结果后发现,病*抗体在感染后七至十日才出现,因此在病发初期抽血验抗体的方法可能出现「假阴性」。而唾液含有大量病*,团队认为深喉唾液检测效果较佳,建议可以在小区广泛推行测试。
杜启泓说:「如果用鼻咽的检查,会很不舒服,甚至有时候会流鼻血,以前传统取喉咙标本去化验的话,一定需要护士或医生近距离接触病人。有时候取这些标本时,会导致病人咳嗽、打喷嚏等。这些亦会增加病人传染病*给医生或护士的风险。」团队亦发现,年长患者体内的病*量高十倍。因应病*的特性,治疗病人时,适宜处方多种抗病*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