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能不能治好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世界肺功能日科普系列之三肺功能报告单
TUhjnbcbe - 2021/11/2 5:57:00

肺功能报告的解读

肺功能是临床上的常用检查,可以客观得评价呼吸功能,无创伤、无辐射、简单易行,有助于对慢性咳嗽、呼吸困难的患者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此,肺功能广泛应用于呼吸内科、外科、麻醉科和儿科。

门诊上,经常有患者问,“大夫,我做完肺功能了,这个报告怎么看呢?”的确,肺功能报告单上参数众多,英文字符和数字看得眼花缭乱,对于报告单最后的结论也看不明白,有的报告“通气功能大致正常”,或“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或“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对于非专业人士,往往容易困惑,那究竟肺功能报告单上的每个指标究竟代表是什么意思?都对应哪些疾病?本文对肺功能报告单进行介绍,一个完整的肺功能包括肺通气、肺容量、弥散三部分内容。这部分涉及到很多的概念、术语、缩写,略显枯燥,但是这些是读懂肺功能的基础。

肺容量的测定

Measurementoflungvolume

安静情况下,测定一次呼吸所出现的容积变化,不受时间限制,具有静态解剖学意义。肺功能报告之所以艰涩难懂,主要是涉及到呼吸生理的一些专业指标。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肺容量的各个指标。

随着呼吸运动及其幅度的变化,肺的容量也相应的发生变化,据此划分为四种基础肺容积和四种基础肺容量。

基础肺容积包括潮气量(VT),补吸气量(IRV),补呼吸量(ERV)和残气量(RV)。这四部分基础肺容积是肺功能报告中最基础的内容。

基础肺容量包括深吸气量(IC),功能残气量(FRC),肺活量(VC)和肺总量(TLC)。这四部分基础肺容量是对上述四种基础肺容积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

图1肺容量示意图

在肺功能上我们用的最多的指标就是肺活量(VC)、残气量(RV)、肺总量(TLC)。

1.肺活量(VC)

VC<80%的预计值即为降低。在很多单位或者学校时做健康体检时都会检查这个项目。肺活量VC是一个重要的基线值。

VC降低见于:

1)肺外疾病导致的肺的扩张或回缩受限,胸廓畸形、胸腔积液、呼吸肌无力等。

2)肺内孤立性病变导致的扩张或回缩受限,包括肺内巨大肿块或大泡、肺内弥漫性大泡等导致肺容积减少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3)肺组织病变导致的肺的扩张或回缩受限,包括肺血管病变和肺间质病变等。

4)肺部分切除术。

5)呼吸道阻塞导致的肺的扩张或回缩受限。

2、RV及TLC

临床上常以残气容积/肺总量%(RV/TLC%)作为考核指标。

?35%正常

?36%~45%轻度

?46%~55%中度

?56%重度

RV/TLC%增加多见于老年性肺气肿和单纯性肺气肿;降低多见于各种肺实质病变、胸廓病变,胸膜疾病等。

注意:该指标为一比值,应相对来看,RV/TLC%的升高可以是RV的升高所致,但也可因TLC的降低所致。

肺丨功丨能丨知丨识丨你丨知丨道

肺通气功能

pulmonaryventilationfunction

呼吸科经常有呼吸困难待查的患者就诊,对于通气指标的分析和解读有助于分析病因。

1、了解各项指标

(1)FEV1.0/FVC:测定呼吸道有无阻力的重要指标。尤其是慢阻肺、肺气肿的患者,首先应当学会看这个指标,也是判断有无慢阻肺的金标准,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部分,会对这个指标做详细讲解。

(2)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至肺总量位后以最大力量,最快速度所呼出的全部气量。

(3)分钟静息通气量VE: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呼出气的量。VE=VT×RR

?10L/min通气过度,呼碱

?3L/min通气不足,呼酸

(4)最大自主通气量MVV:1分钟内以最大的呼吸幅度和最快的呼吸频率呼吸所得的通气量,临床上常用作通气功能障碍,通气储备功能考核的指标。

(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F:用力肺活量曲线而计算得出用力呼出25%~75%的平均流量。亦可表示为FEF25%~75%最大呼气中段曲线处于FVC非用力依赖部分,流量受小气道直径所影响,流量下降反映小气道的阻塞。

2、通气功能类型的判断

(1)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指气道阻塞引起的通气障碍,原则上以FEV1/FVC下降为标准;MEF、FEF50%等指标显着下降,MVV也可下降,但FVC在正常范围或只轻度下降。F-V曲线(流量-容积曲线)提示为特征性改变为呼气相降支向容量轴的凹陷,凹陷愈明显者气流受限愈重。典型的疾病即为COPD,若FEV1/FVC低于70%即可判断为持续性气流受限。

下一步,根据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可对COPD严重程度进行分度。

(2)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指胸肺扩张受限引起的通气障碍,主要表现为FVC明显下降。结合肺容量指标如TLC、RV及RV/TLC对限制性通气障碍的判断更为精确。

(3)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兼有阻塞及限制2种表现,主要为TLC、VC及FEV1/FVC的下降,而FEV1降低更明显。F-V曲线显示肺容量减少及呼气相降支向容量轴的凹陷。

3、判断流程

图2肺通气功能判断流程图

注:LLN为正常值下限。

肺丨功丨能丨知丨识丨你丨知丨道

换气功能

gasexchangefunction

1、弥散功能测定

弥散是指气体分子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进行交换的过程。由于CO2的弥散能力比氧大20倍,故不存在弥散障碍,临床上弥散障碍主要指氧气。肺内气体弥散包括三个连续的步骤:气相弥散,膜相弥散,血相弥散。弥散功能常以弥散量为指标,即在肺泡-毛细血管膜两侧气体分压相差为1mmHg时,每分钟所能通过的气体量。

弥散量:diffusioncapacity,DL,肺泡膜两侧气体分压差为mmHg条件下,气体在单位时间(1分)所能通过的气体量(ml)。

影响因素:弥散面积、弥散距离、肺泡与毛细血管的氧分压差、气体的分子、气体在介质中的溶解度、肺泡毛细血管血流、气体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

弥散量降低:肺间质纤维化,石棉肺,肺气肿,肺结核,气胸,肺部感染,肺水肿,先心病,风心病,贫血。增加:红细胞增多症,肺出血等。

2、通气-血流比值

主要是通过动脉血气分析项目计算相关生理学指标进行间接判断。

影响因素:肺泡通气、肺泡-毛细血管阻滞及静-动脉分流、PA-aO2、PA-aCO2、PA-aN2、V/Q的失调是肺部疾病产生缺氧的主要原因。

小气道功能:是指直径小于2mm的气道。

小气道功能障碍:是气道阻塞的早期表现。小气道数量多,总横截面积大,对气流的阻力仅占总阻力的20%以下,早期病变时临床上可无症状和体征,通气功能改变也不显着,FVC、FEV1及FEV1/FVC尚在正常范围,但MMEF、FEF75%、FEF50%可显着下降,说明其对通气功能的影响主要为呼气中、后期的流量受限,当该3项指标中有2项低于LLN,可判断为小气道功能障碍。如图所示。

图3流速容量环(F-V环)

注意:小气道病变指小气道本身的病变,它可导致小气道阻塞,出现小气道功能下降。肺组织弹性功能减退如肺气肿小气道可正常,但也会出现小气道功能下降。小气道功能下降并不一定反应小气道病变,小气道阻力变化反应小气道功能变化。

肺通气功能储备的评估

临床上通常以MVV作为通气功能是否降低的指标评价肺功能储备情况,进而来分析外科手术的危险性。

MVV的大小与呼吸肌力量、胸廓弹性、肺组织弹性和气道阻力均相关,是一项综合评价肺通气功能储备量的指标。

?MVV占预计值70%以上者,手术无禁忌;

?MVV占预计值69%~50%者,应严格考虑;

?MVV占预计值49%~30%者,应尽量保守或避免;

?MVV占预计值30%以下者,禁忌。

肺丨功丨能丨知丨识丨你丨知丨道

综上所述,肺功能报告单上,包含肺通气、容积、弥散等信息,信息量很大,结合临床资料进行解读和分析,有助于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可靠的判断。

文字/盖晓燕

编辑/张伟霞

北医三院呼吸园地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肺功能日科普系列之三肺功能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