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能不能治好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医突出中医特色,打造ldquo
TUhjnbcbe - 2021/3/12 17:33: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781298.html

安徽医院始建于年,经过3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医院。医院目前编制床位张,开放床位张,在职职工人,卫生技术人员人。医院一直以中医为主导,医院西化的背景下依然保持着浓郁的中医特色,无微不至地为百姓服务,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赞誉和信赖。

创新型:中医联合专病,创建重点专科

医院一直坚持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和名医、名科、名院的建设战略,现有骨伤科、针灸推拿科两个安徽省重点中医专科,肝病专病于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项目。此外,医院还有一个享誉全省的“陈文忠名老中医工作室”。

记者去“陈文忠名老中医工作室”采访的时候,工作室的门口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当时陈文忠正在为一名年轻的女孩看病,女孩刚坐到他面前的时候还显得有些害怕,按照陈文忠的指示结结巴巴地说明自己的病情。71岁的陈文忠精神矍铄,说话的声音缓慢而轻柔,让独自过来看病的女孩渐渐放松了下来。紧接着,陈文忠便按照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为女孩诊断起来,好像让人现场观摩了一场古代名医看病的流程。

据医院副院长郭玉林介绍,“陈文忠名老中医工作室”是年被安徽省卫生厅遴选确定的安徽省名老中医工作室之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建设项目之一,学术带头人为陈文忠主任中医师,历任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常务委员、滁州市中医学会理事长。陈文忠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工作40余年,擅用经方,注意温阳扶正,顾护脾胃,对临床疑难杂病及妇科、肝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造诣,就诊病人遍及明光市、滁州市以及省内外,年门诊量达人次。

年,医院将“陈文忠名老中医工作室”与肝病专病强强联合,由陈文忠参与指导,将肝病专科打造成颇具中医特色的重点中医专科。

“陈文忠名老中医工作室”、骨伤科、针灸推拿科都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其中针灸推拿科以现代康复理念为指导,努力与国内外先进的康复医疗技术接轨,逐步形成了以中医传统与现代先进康复治疗技术交汇的综合康复体系,成为中医特色突出、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环境优美舒适,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特色科室。

针灸推拿科融合中医中药内治、针灸推拿、外治及现代康复技术为一体,承担全市及周边地区近70万人口的康复治疗服务工作,开展神经康复(偏瘫康复、截瘫康复、小儿脑瘫康复、周围神经损伤康复)、骨科康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折后康复、骨关节病康复)、疼痛康复(各种急慢性损伤)、老年病康复(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等诊断、治疗及护理。在中西医结合康复、中医传统疗法方面处于本地区领先地位。是明光市残联指定的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和治疗中心。

学习型:倾力打造特色护理团队

医院的每一位护士都掌握了好几项中医特色技能。医院的副院长杨萍,原本就是护理部主任。据杨萍介绍,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都是护理团队的拿手绝活,艾灸、耳穴压豆、穴位敷贴等中医护理技术也样样手到擒来。医院到社区、机关进行八段锦和养生保健健康教育教学讲座。中医特色鲜明的护理团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乐趣,也为中老年居民的健康生活提供了帮助。护理团队的成功,主要归功于这么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改进。

自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了《13个病种的中医护理实施方案》之后,医院护理部即安排专人参加全省的《中医护理实施方案解读》专题会议。会后,制定了中医护理实施方案培训计划及课程安排表,采取护理部集中培训及科室自主培训的方式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由分管院长牵头成立了由医务科、护理部、中医理论与技术专家、各科骨干护士组成的中医护理攻关小组。在积极组织培训研究的同时,分管院长多次召开护士长例会及多部门协调会,推进中医护理方案和中医护理特色技术的实施。到年,医院共开展中医护理方案21个病种,实施例;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49项,落实余人次,创收元。

医院还定期针对护理团队开展优质服务与礼仪培训,由专家对如何树立优质服务意识、医务人员服务形象礼仪、医患沟通礼仪、医务人员服务举止礼仪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对医务人员常用情景仪态和医务人员服务流程进行现场训练,这样的培训加强了护理团队对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医院总支部牵头,各支部参与成立的考核组,每月对各科服务质量进行专项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奖惩,从而全面改善服务面貌,提升服务品质。考核组不仅针对于护理团队,对医院其他医务人员也同样会定期考核,实行奖惩。

文化型:全面提升软实力

医院的软实力,医院的中医特色文化不仅仅体现在护理和重点科室上,医院医院员工的书法作品,医院的建设风格,无一不透露着浓厚的中医味道。走进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的医院,就能让人立马感受到,医院。

医院有一间建设十分完善的中药标本室,收集了一千多种中药材,对外展示的有三百多种,包括丹参、柴胡等名贵中药材。据药剂科科长陈泽*介绍,标本的收集起源于年的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活动,医院所在县市的中药材采集任务,在进行任务的同时,医院就决定每种药材多采一份,制作成标本,供医务人员学习。年医院搬迁到新院区的时候,标本室正式投入使用,将标本摆放其中。

为了完善中药标本,医院每年都会开展采药活动,组织医务人员上山采药,同时也能让医务人员学习中药知识。采药的地点一般选择在明光市附近的山脉和水库,采药活动都会有药剂科的老药师带领年轻医生进行,为他们讲解药用植物的形状特征。医院的青年医生说,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野外识药能力,又加深了对中药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使他们对明光市中医药分布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利于将中医药文化更好地发扬传承下去。药剂科一位拥有几十年中医药经验的老药师桑和洲被尊称为“安徽第一刨”,据说只要他发现的中药,都能用“刨子”挖出来,医院的种植院里。

效能型:为乡镇卫生院“输血”

医院的核心文化是“传承、发展、至善、精实”,在“至善”方面,医院一直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仅仅承担着当地百姓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一定教学、科研任务,同时也承担着对当地部分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的对口支援任务,让更多的患者留在基层,提高了当地卫生系统的整体效率。

医院与六家镇中心卫生院、两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八家医共体成员单位组成“医院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医院陈仲贵院长任理事长,成员单位负责人任副理事长,医院科室负责人、成员单位相关人员任理事,成立了理事会办公室,并由医院副院长朱勇分管医院医共体工作。

医院为了强化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自成立“医共体”之后,每周三次安排2-3名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医院进行帮扶工作,开展坐诊、查房、指导手术、讲座及其他技术交流。例如对管店镇中心卫生院的对口帮扶,医院目前已经派出余人次,接诊当地患者多人次,指导管店镇中心卫生院医生开展手术4例,开展了二次专业技能培训,参训人员余人。

实施医共体服务模式,促进了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把医院优秀的医务人员下派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开展门诊、手术、查房、讲座以及其他技术交流,一方面直接处理疑难杂症,解决病人痛苦,一方面现场施教,提高了医护人员水平,实现了人员、业务、病人、管理的四方面互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医院进行培训,医院变成了培养优秀基层医生的“孵化器”。

成立“医共体”之后,医院为了进一步完善医共体内急救转诊流程,建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医院为基层医疗机构上转的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即医共体成员单位患者转诊后,安排相关人员陪同至相关科室,对转诊患者实施优先诊疗,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一般不宜上转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名清单。使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得到有效治疗;疑难病症及时转诊,得到专科医生诊治,这对引导居民基层首诊、逐步改医院找专家的就医观念和习惯,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在实施“医共体”建设的过程中,医院和各成员单位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医院牵头下的“医共体第二届全体理事会”,听到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反应在成立医共体之前,“医疗设备不足”、“医务人员技术不高”、“药品品种少”、“当地居民小病不愿意看,大病直接去市里看”等问题。在医院对医共体成员单位医务人员进行对口支援、技术指导、业务授课、医院进修等支援方式之后,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已经有所提高。对于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相对匮乏等问题,医院优先为其进行检查。医院还为医共体成员单位提供一些其自身暂时缺乏的药物用于患者诊治工作,医共体成员单位可派相关人员每月来医院结报一次。

“我感觉医院是真心想把我们带好,它打心底的想做这件事。”石坝镇卫生院的院长刘明辉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道。

(此稿系《中国县域卫生》原创,转载须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突出中医特色,打造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