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杨女士,87岁,因“胃脘部胀满不适6天”于6月1日入住我院脾胃病科。入院前行核酸检测,排除新冠肺炎。入院后立即完善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重症肺炎,当天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因患者家人多次要求转到普通病房,6月5日转入肺病科。6月6日值班医师张辉夜间查房时发现患者少尿,予急查肾功能及电解质,考虑急性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邀肾病科急会诊,建议转重症医学科行血液透析或CRRT治疗,但患者家人要求继续在肺病科治疗,予以调整方案严密监测治疗,6月11日生化复查结果提示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及CRP升高,6月13日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病灶较前进展明显。
6月13日上午10点,医务科接到肺病科递交的《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申请单》。初步审查后,10:30组织重症医学科焦常新主任、肾病科张坤主任、药剂科陈刚主任展开针对该患者的多学科会诊。
多学科会诊由肺病科主任卢家胜主持,经管医生张辉详细介绍了杨女士基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检查检验结果、治疗经过和现状,并提出会诊的理由和目的。
听完汇报后,会诊专家团对患者进行查房,并纷纷通过问诊、听诊进一步了解疾病相关信息。焦常新嘱咐患者家属,勤拍背,帮助患者咳出肺部积痰。
查房后,专家团分别就本学科知识和经验,分析原因,提出下一步检查检验、治疗建议等。同时指出,高龄患者家属对目前治疗效果较满意,但仍需做好沟通工作,让他们随时了解病情进展情况。(撰稿人:张盼盼)
卢家胜,副主任医师,肺病科科主任。太和县优秀知名医生。阜阳市第二批高层次专业技术后备人才。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一部,参加国家级科研三项、省市级科研四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开展三新项目四项。主治:发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炎、肺心病、肺结核、液气胸、肺癌等呼吸系统相关疾病。联系
肺病科简介
医院肺病科创建于年,在“一五打基础、二五求发展,三五谋质变”的建科方针的指引下,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专科专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为安徽省重点特色专科、国家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重大疑难疾病(支气管哮喘)临床防治分中心、阜阳市中医重点专科。科室编制床位65张,设有专科门诊,无陪护病房,配备有纤支镜、肺功能仪、血气分析仪、呼吸机和呼吸重症监护系统。科室年收治病人人以上。科室人才梯队合理,有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7名,硕士研究生6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8名,护士6名。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委员一名,安徽省中医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名,常委一名、委员二名,安徽省中西医结合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名,委员一名。参加国家级科研三项,主持省市级科研四项,获得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中华系列杂志10余篇,参编专著六部。开展的中医中药特色疗法“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益肺督灸”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疗效显著。先后研制出热*宁、三拗鱼龙合剂、咳喘安汤、力排肺结汤、豁痰丸、补肺合剂、益肺胶囊等系列院内制剂,对治疗呼吸道疾病疗效可靠。该科创建十多年来,长期与安医院、医院、河医院等名院保持业务往来。科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炎、肺心病、肺结核、液气胸、肺癌和呼吸重症监护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