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能不能治好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死亡不可避免,你是该消极地对待还是积极地
TUhjnbcbe - 2025/4/26 17:50:00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死亡是什么?上天堂?下地狱?轮回?寂灭?烟消云散?穿越?

有些人认为死亡仅是肉体的死亡,灵魂不灭。有些人认为死亡就是人死如灯灭。有些人认为,死亡就是生命形态的一次转化,就好像木烧成炭,冰化成水,等等……。没有人能给出正确的答案,因为没有人知道死后的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猜测。

把尺度持续放大,从一个人到一个乡镇到一个县市到一个省会到一个国家到一块大陆到一个地球到一个太阳系到一个银河系到一个星系团到漆黑深沉的无垠的宇宙,随着环境的逐渐扩大,时间也相对地放大,你的一生就像你在生命中的某一阶段燃烧的一根火柴蹦出的一点火星,一闪而逝,然后就是杳无所踪。在你之前的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里,宇宙已经存在,而这漫长的岁月里并没有你,在你几十年后的无穷岁月里,宇宙仍将存在,也不会有你,对你而言,死亡是一件最大的事,对宇宙而言,则什么都不是。

其实,人便是活着的时候,也是时时都在经历死亡。你睡觉无梦的时候,就你的感觉、你的意识来说,与死何异?相对你的当下,你的所有过往亦等同于死去,你现在回想你之前的人生,何尝不是像在看一幕幕逝去的你自己主演的电影。所以,死并不是那么可怕。

郭象曰:“死生者,无穷之变,非始终也”,所谓死亡,不过是我们从一种形式的存在,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一把椅子的存在。在我们使用它或不使用它的时候,只要它还保持着椅子的形态,那么就它就是存在的,如果把它拆开,把其中的部分木料用来制作别的什么东西,做成一张小桌子,或者做成另一把椅子,那么,我们说,这把椅子还存在吗?要么你说,它不在了,因为它已经没有自己原先的形体了,你看不见它了。要么你说,它还在,你看,你指着那张小桌子说,它在这里,或者你指着后来制作的那把椅子说,它在这里。所以,它只是转化了存在的形式而已。

苏格拉底说人们怕死是无知的一种表现,人们害怕死亡,就好像他们可以肯定死亡是最大的邪恶一样。没有人知道关于死亡之后的真正的知识“没有人知道死亡对人来说是否真的是一种最大的幸福,”所以,没有必要畏惧死亡。

伊壁鸠鲁(Epicurus)曾表达过:死与我们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因为一切的好或不好,都是在你的感觉之中,而死不仅仅是肉体的消灭,也是感觉的寂灭。所以,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到来,等到你死后,你已不复存在,感觉亦已寂灭。所以,人生有限,把握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世上是不平等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无论是你贤明豁达的、痴傻愚钝的、富贵荣耀的、贫贱卑下的,但最终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可避免的死亡,死则有臭腐消灭。生的时候便是贵如王侯,死的时候腐骨一具,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杨朱篇》曰:“且趣当生,奚遑死后”。过好你现在的日子,关心你在意的人,提高你的生活品质,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死不死的,待你死时,与你而言,世界与你同寂,又关你何事呢。活着的时候,你不曾心忧在你之前的亘古岁月不曾有你,在你之后的无穷岁月又何劳你忧心如焚呢。

而我们中国儒家思想就更不畏死,儒家的婚、丧、祭、孝,四礼中,就阐发了我们的不死不朽之道。

人死之后,灵魂消散还是独立存在的,不知真假,无从探究。但生物学上的不死,却是事实,只要你有子孙后代,就等于你仍有一部分存在着,所以说,只要你有后代,你就是不死的。《礼记》曰: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又曰:大婚,万世之嗣也。

所谓人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人能有所立,就会广为人知,被人记忆,被人传颂,这就是不朽,如孔孟,如秦皇汉武。但这只是极少数人能达成的,大多数人都是普通平庸的,要怎样才能不朽呢?只有靠子孙后代了,有了子孙后代,先是达成生物学上的不死,然后,注重祭祀,慎终追远,志意思慕,人人都活在子孙后代的记忆之中,也是达成了不朽。

本文由冬哥慢生活原创,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死亡不可避免,你是该消极地对待还是积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