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能不能治好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制造之路关于火的那点事
TUhjnbcbe - 2025/3/8 19:44:00

说起中国制造之路,经常会有人念叨一句话:当初底子之差,连火柴都造不出来,都是进口,管火柴叫“洋火”。听完这句话,第一印象大概就是火柴非常容易制造,但我们造不出来,事实上,情况正好相反。

火柴可以说是曾经日常生活当中唯一的火源,便宜实惠,2毛钱一大包,够用一整年。如果时光倒退,你会发现,如今觉得便宜的东西当初未必如此廉价,尤其是进口的东西,“洋火”也不例外。

资料显示,一盒“洋火”铜钱七十。当时人均收入六两白银,一两白银可以换一千铜钱,清朝末年由于大量赔款导致国内白银紧缺,“洋火”出现的年代一两白银可以换两千铜钱,也就是说,一年不吃不喝能买盒“洋火”。

安全火柴发明虽早,但要到建国之后用上

七十铜钱这个资料最早见于天津海关报告,后来在全国各地海关报告中均有出现,甚至都惊动了李鸿章,贵是一方面,主要是利润也确实让人心动。于是李鸿章就决定建厂开工,没看错,火柴不是作坊生产,需要工厂,因为看似简单的火柴,最起码也得分成三部分,火柴头、火柴棍、火柴盒。这三部分加一块总共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如果火柴盒还需要印花,总工序就要超过三十道了。哪怕是李鸿章牵头,这厂子也前前后后折腾了一年多,抛去清政府的原因,主要还是设备需要进口。

不管如何,清政府的官办“洋火”厂总算起来了,各地随之也出现了民办“洋火”厂,当然,设备无一例外,全是进口。高额的设备进口价,使得即便国内有厂,“洋火”的价格依然不是老百姓能享受得起,这个局面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了工业体系,造出了自己的设备,“洋火”也变成了廉价品。

时至今日,火柴可能算不上司空见惯,毕竟有了更便宜方便的打火机。如果时光倒退,你会发现,如今觉得司空见惯的东西当初未必常见,尤其是便宜的东西。打火机不同于火柴,最根本之处在于燃烧物,火柴就是烧的木头,而打火机无论是当初烧汽油煤油,还是如今五毛一块钱这种烧丁烷,都与石油化工有关。

“万次火柴”其实也算一种打火机

打火机的发火装置更不可思议,我们常说的火石其实是人造合金,铈(镧)铁合金。铈和镧大家可能不知道,但稀土元素总听说过吧,铈和镧除了能造打火石,前者还应用于火箭喷口,后者除了继续干老本行——打火机的压电电子,还应用于电池以及光学设备。换句话说打火机发火装置与稀土和电气工业有关。打火机金属部分涉及金属冶炼、加工制造,种类繁多的样式又涉及模具与设计行业。看似便宜的背后却是中国工业体系的支撑,而日常取火这件事也早已发生了改变。

温馨舒适的背后同样需要中国制造支撑

如果家里没人抽烟,可能都翻不到一盒火柴、一个打火机。火能干什么?烧一顿可口晚餐、一盆解乏的洗澡水、一壶清香的热茶、一屋冬夜的温暖……从当初必不可少的引火工具到现在电打火燃气灶电磁炉、电热器空调、热水器电热壶……中国制造不仅仅体现在航母军舰、飞机轮船、铁路桥梁……更多的是我们生活当中的林林总总。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制造之路关于火的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