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中外童话。这些童话充满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了奇异的幻象;《那一定会很好》的主人公不断产生愿望,恰巧不断地实现了;《在牛肚子里旅行》中,小蟋蟀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一块奶酪》中,蚂蚁队长因为小小的奶酪渣,有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
8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认识“旧、饿”等11个生字,读准“挣、几”等4个多音字,会写“柴、旧”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5个词语。
2.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3.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2.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安徒生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旧、饿”等11个生字,读准“挣、几”等4个多音字,会写“柴、旧、裙、怜、饿、焰”6个字,会写“火柴、围裙、可怜、哪怕、暖和、火焰、蜡烛、亮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脉络。
3.感受小女孩处境的悲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学习生字
1.书写生字,导入课题。
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柴”字,边写边提示:此木为柴,上下部分之间要紧凑一些,“木”的撇、捺要伸展。学生练写。
2.课件出示:火柴。学生认识火柴。
3.导入新课。
导语: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一篇与火柴有关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
4.生齐读课题。
5.简介单元学习要点: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火柴”既是串起整个故事的线索,又有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柴”,用“柴”字的书写导入新课,简单明了。引入课题后,勾连单元篇章页,明确单元学习目标,使学习有的放矢。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上记号。
2.出示本课生字词,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第一组:旧围裙 又冷又饿 富商 卷发
第二组:点燃 火焰 蜡烛 划着强烈
第三组:挣 几 晃 喷
(1)学生读准字音后,通过看图片、找反义词等方法加深对生字及词语的理解。
(2)观察“燃、焰、烛”,发现偏旁的共同特点,利用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特别
)的小女孩
填写时,可简单说明填写的依据。对“一个(
)的小女孩”的填写,鼓励多种填法,如:可怜、悲惨、孤单、美丽、穷苦、善良。
5.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引导:这篇童话很长,为了更好地读懂它,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呢?你为什么这么分?
预设:
第一部分(1~4):写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赤着脚走在街上,因卖不掉火柴而不敢回家。
第二部分(5~9):写小女孩为了让自己暖和一些,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
第三部分(10~11):写小女孩冻死在街头。
珍视阅读初体验,是基于儿童立场的教学的起点。这一板块通过几个词语的填写,为学生搭建表达的支架,能帮助学生总结初读文本的感受,然后理清脉络,实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板块三 朗读课文,感受悲惨
1.由图及文,感受“可怜”。
(1)出示课文插图,观察插图。
引导:你看到了什么?图中的哪些情景让你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
(2)自由读第1~4自然段,找出文中与插图对应的描写,读一读,说说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
(3)紧扣外貌,初感“可怜”。
①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穷苦的小女孩,没戴帽子,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