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推出优质土地较多,地价同比上涨两成
今年前两月百城地价同比上涨两成,说明地价本身没有下跌。从原因上看,这或和土地供应结构有关。各地近期推出的土地总体上比较优质,相关限制比较少,房企减少了拿地顾虑,积极竞拍,最终容易带动地价的上涨。
土拍市场回暖将继续带动地价上升
3月份部分城市土拍市场有所回暖,客观上会带动地价继续上升。从目前3月份既有的情况看,部分二线城市的土地交易还是不错的,说明部分房企依然看好对此类城市的投资。地价上涨体现了土拍市场的活跃,但也要防范相关风险。
▍百城成交
成交量:交易市场关闭导致土拍降温
1-2月份,全国个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面积为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9%。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全国各地经济活动纷纷暂停,部分城市土拍市场也开始关闭,这使得土地交易受到影响,最终影响了前两月的交易规模和同比增速。
不过相对房屋交易市场,土拍市场开放得相对更早。若对比前两月全国百城住宅交易面积43.5%的跌幅,土地交易的跌幅相对要小很多。另外,即便是在2月份,全国百城中,部分城市也依然出现了抢地的现象。
一线城市:前两月总体持平
1-2月份,4个一线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面积为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7%。
从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表现看,前两月的同比表现较好,没有出现明显的降温。这和北京、上海等城市推出优质地块有关。
尤其是北京土拍市场开放得较早,其推出了一些不限价的地块,客观上吸引了房企积极拍地。部分资金实力雄厚的房企,能够承受相对高的溢价率,进而补充一线城市的土地储备。
二线城市:跌幅较为明显
1-2月份,32个二线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面积为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7%。
总体上看,二线城市呈现了断崖式下跌的现象,印证了土地市场降温的态势。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地土地交易市场陆续关闭,原有的供地计划也被打乱。
不过从3月份的土拍市场看,包括苏州、成都等城市土拍开始活跃,说明房企依然看好对此类城市的投资。
三四线城市:虽有上升但难言会持续
1-2月份,64个三四线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面积为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4%。
相比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土地交易表现相对不错。但也需要看到,这和三四线城市土地交易市场没有完全关闭是有关的。
后续最大的问题在于,如果三四线城市住宅的库存压力不减,那么房企拿地也会趋于保守。换而言之,其年初累计居住用地成交同比增速曲线依然有下行的可能。
▍百城地价
成交价格:同比上涨20%
1-2月份,全国个城市居住用地价格为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0%。
虽然当前土地市场在降温,但地价本身不跌反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近期各地政府为了防范土地市场流拍,供应的土地相对比较优质,客观上吸引了房企参与拿地。
同时,由于今年1-2月份房企发债等状况较好,资金面的改善客观上也会使得其拿地更有底气。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去年1-2月份地价数据是非常低的,客观上会使得当前地价数据同比涨幅较大。
一线城市:地价同比上涨45%
1-2月份,4个一线城市居住用地价格为元/平方米,同比上涨45%。
从此类居住用地的价格情况看,出现明显上涨,这和地块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新推出的地块普遍是市区或近郊区地块,开发前景被看好,房企拿地动力十足。
二线城市:地价同比上涨14%
1-2月份,32个二线城市居住用地价格为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4%。
相比去年全年水平,当前地价涨幅曲线略有下行,这和二线城市土地交易市场降温是有关的。
但与此同时,近期二线城市中部分城市依然出现了高溢价拿地的现象,所以后续类似价格涨幅曲线或依然有抬头的可能。
三四线城市:地价同比上涨12%
1-2月份,64个三四线城市居住用地价格为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2%。
观察此类城市近期的土地价格,出现了小反弹的态势。不过这和基期值有很大的关系。
去年1-2月份恰是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的低谷,当时地价明显偏低。所以对比来看,当前1-2月份的地价会略显高。后续是否会继续上行,关键也看房屋销售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的表现。
▍结论与趋势
从1-2月份全国百城居住用地的价格数据看,实际上涨幅没有收窄,反而是有所扩大的。
由于2月份本身土地交易市场受管制,所以土地交易规模并不大,个别优质地块的交易,很容易影响相关城市的地价水平。
另外也需要看到,即便是在降温的大趋势下,部分城市也出现了高溢价拿地的现象,说明部分房企依然看好今年的土地市场。
文章来源:易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