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能不能治好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红军长征过草地多艰难,一名红军战士英勇牺
TUhjnbcbe - 2025/1/8 21:23:00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英雄的红军既要同围追堵截的几十万国民党军浴血奋战,更要无数道高山大川河流的阻隔困厄,特别是爬雪山过草地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给广大红军造成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

在过草地的艰苫卓绝的斗争中,曾有多少革命烈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勇业绩,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年仅十七岁的红军烈士过草地的故事。

他名叫郑金煜,江西石城小松人,当年参加红军长征的时候只有17岁,担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部党支部的青年委员兼宣传干事,他个子不高,但十分秀气机灵,冲锋打仗更是不含糊,是个非常惹人喜欢的红小鬼。

当红军到达草地的时候,郑金煜年纪小,不知草地的厉害,刚过草地时,非常活跃,精神抖擞,似乎一点也不疲劳,总是忙个不停,柴禾拣重的背,工作拣难的做。不但行军走在前头,还抽空搞宣传,他不仅能唱好听的歌,而且还会讲故事,讲得有声有色。

然而,随着过草地的红军队伍越往草地中心走,困难越是严重,经常遭到暴风雨的冲击,河水泛滥,挡住了去路,白天好一点,一到晚上的时候,看不清路,只好找到一个稍高的小山上渡过漫长的夜晚。

草地时风时雨,忽而漫天大雪,忽而冰雹骤下。夜晚的严寒,更是使人难耐,我们只得挤在一起,背靠背地取暖。特别是风雨一来,衣服湿透,地面是水,战士们只好在风雨中站着,急切地盼天快亮。

风雨、泥泞、寒冷的折磨和饥饿的煎熬,使同志们的身体明显地衰弱下去了。有的感到两腿瘫软无力,举不起步。这时,身体较强的同志搀扶着身体弱的同志走,并把自己的粮食让给他们吃,希望他们增加一些力气,走过草地。干部的乘马和所有的牲口都抽出来组成收容队,轮流驮送病员,但还是有不少同志倒下了。当我们熬过一个夜晚,离开宿营地继续前进时,有的战友就长眠在我们共同躺过的营地上。

当走到草地中心第四天的时候,这位小红军战士郑金煜发高烧了,病情很快恶化。后来一步也走不动了,领导把马给郑金煜骑,保证把他驮过草地,并且把我们的干粮匀出一部分给他吃。后来,他衰弱得连腰也直不起来,马也不能骑了,同志们用绳子把他绑在马背上,叫一些同志轮流扶着他走。

没有过多久,郑金煜感到自己挺不住了,对领导说:政委,我不行了。我知道党的事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胜利,但我看不到那一天了。希望革命快胜利,如果有可能,请告诉我家里,我是为了革命的胜利而牺牲的。这位小红军就这样长眠在草地了,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尤其令同志们感动的是,这位牺牲的小红军郑金煜,当地在过草地时,他贴身藏好“引火柴”的细节,无论是多大的雨,每一位红军战士浑身上下都淋湿了,但每到宿营的时候,他身上藏的几根柴禾始终没有淋湿,在最困难的时候使战士们能够烤上火。在无边的黑夜中燃起一簇簇篝火,以及在篝火照耀下的战士们或烤衣服,或煮野菜的欢笑场面,在一个新的角度上说明了无名战士在生命垂危中保存下来的引火柴发挥了巨大作用。

后来,根据郑金煜的故事,写出《七根火柴》故事,描述了长征途中,暴雨倾泻在大草地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言毕,安然地闭上了眼睛。那位战友追上队伍,为战士们点燃了篝火,表现了革命战士的高尚品格。

郑金煜的老家

在红军当年过草地的地方,专门有一个七根火柴的雕塑,这位战士被打湿了的头发,滴着雨水的脸颊,深深下陷的眼眶和干裂的嘴唇,生命垂危、饥寒交迫,手高高擎起的紧握着党证和火柴,指向长征方向的神态,更像一尊塑像,威严、刚劲。

今天,在红军烈士郑金煜的老家石城小松,古朴的老屋与清秀的山峦间,到处开着鲜艳的荷花,荷的葶盖绿绿蓬蓬,拥拥挤挤几乎没有一丝缝隙,直接天际。在其间畅游,呼吸馨香,胸中顿感平和与安宁,有一座暗红色的山崖畔,矗立着石城革命纪念馆,里边有一排排密密麻麻的烈士名单。光线打在上面,斑斑驳驳的,就像排列整齐的铆钉,坚硬地铆在远去的岁月里,小英雄郑金煜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军长征过草地多艰难,一名红军战士英勇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