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能不能治好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华氏451度到处都是手持火柴的焚书者
TUhjnbcbe - 2024/12/13 17:08:00
                            

原创明白知识er明白知识收录于话题#文学2#华氏

今天我们想向大家介绍一本反乌托邦小说,它是年出版的《华氏》(Fahrenheit)。

这是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RayDouglasBradbury)的经典代表作,获奖无数,也曾被法国著名导演特吕弗(FranoisRolandTruffaut)改编成了同名电影。

《华氏》是上世纪中叶的作品了,其中的未来世界现在看来几乎就是现实。那个世界追求效率,汽车只有最低限速,没有最高限速;崇尚快乐,所以每个人家里可能有好几面电视墙。但这个世界同时拆掉人们的走廊,免得他们闲聊浪费时间,也禁止他们读书,因为书籍会带来痛苦和忧郁。

作者:雷布拉德伯里

译者:于而彦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

《华氏》原名《消防员》,但这个消防员的工作与我们日常的理解相反,他们的工作内容是焚烧书籍,一旦接到报警,他们就会立马出警,带上电子猎犬,取下肩上的号煤油,把这些冰冷的液体洒在每一本书上,浸湿每一张书页,然后点燃,为这个城市提供一场漂亮的火景。他们的官方口号是「星期一烧米雷,星期三烧惠特曼,星期五福克纳,把它们烧成灰烬,再把灰烬也烧了。」

如果你看的是英文原版,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双关。你会发现无论是「救火的人」还是「放火的人」,用「fireman」都没有问题。而华氏度,是布拉德伯里给出的纸的燃点。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看到了《美丽新世界》和《》的影子?

不过,比起前两者,《华氏》所作的预言和政治隐喻更为贴近我们如今的生活,在书里,除了最直接的焚书者消防员以外,布拉德伯里更突显了其他真正让书消失的「焚书者们」——大众传媒和图书审查制度。

布拉德伯里曾坦言,《华氏度》传达的其实是大众传媒如电视机扼杀了文学阅读,就像书里那些沉迷于多面电视墙的人们一样,大家只爱看电视,没有人读书。人们有很多活动来填充生活——比赛记忆流行歌曲的歌词、州首府的名字、河流的源头、粮食的产量.......人们的头脑里填满了这些正确但无意义的信息,但仍觉得自己在思考,甚至因此感到快乐。

看到这里简直觉得布拉德伯里在我们的世界装了一个穿越时空的监视器,近些年的各种电视节目不就是书里的内容跑到了现实吗?

他也借消防队长之口表达对图书审查制度的担忧:

「书的内容缩水了,浓缩本,简明版。文少图多的小报。所有东西都缩简得只剩下插科打诨,仓促结局。」

布拉德伯里在年的后记中写道:

「焚书的方法不止一种。而这世界充斥着手拿火柴的人......我发现,巴兰坦出版公司某些闭塞的编辑,因为生怕污染了年轻人,多年来一点一滴逐步从这本小说里筛检了七十五段文字。学生们读了这本其实谈的正是未来的检查制度和焚书现象的小说,写信告诉我这项绝妙的反讽。」

布拉德伯里认为,使图书内容缩水的,除了自以为是的审查编辑们,还有少数族群。书中的消防队长还说:「你必然明白我们的文化包罗万象,所以不能惹恼了我们的少数族群」。他并不是针对某些宗教或种族,他举的例子里什么都有:猫迷、狗迷、医生、律师、白人、黑人、摩门教徒......

「有色人种不喜欢《小黑波桑的故事》,烧了它。白人对《汤姆叔叔的小屋》没好感,有人写了一本有关香烟与肺癌的书,吸烟的人哭了,烧了它。」

想让所有人都满意、都快乐,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再也没有书。今年年初的AO3作品库事件、《乱世佳人》下架事件,不都是因为,有人不高兴吗?

除了敏锐捕捉社会趋势,这本书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布拉德伯里与大部分的科幻小说家不同,他可以说是在用诗在写科幻小说,他采用很多意象和比喻,不过并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他的修辞与所要表达的内容极其贴合。

布拉德伯里平静地描述,语言优美诗意,所以这本书没有通常反乌托邦小说中的那种讽刺感和压迫感,并且毫不掩饰地透露出对人的信心。他举重若轻,给黑夜铺缀希望星光。■

参考文献

雷布拉德伯里.华氏.于而彦.上海译文出版社,年.

原标题:《到处都是手持火柴的焚书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氏451度到处都是手持火柴的焚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