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生半凡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01
后台里,有一位读者给我发了这么一句话:人到中年,都别太善良。
是啊,人到中年,都别太善良,尤其当你听到这样的故事后,你更加确定这个道理。
有一次,我的同事安静跟我讲了一件发生在她远房亲戚身上的一件事,事情很简单:老人家老了,几个子女应该如何分配赡养义务?
安静的远房亲戚的老公是子女中的老大,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理所当然,老大是几个人中最早结婚的,所以老俩口一直都跟老大生活在一起。
我同事的这个远房亲戚脾气也蛮好的,虽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但是从来不会嫌弃他们,比如说他们生活中的分歧,吃穿上的脏......
02
媳妇没有嫌弃公公婆婆,哪知道在这里白吃白住的公公婆婆却嫌弃起儿媳妇来,经常在儿子面前说儿媳妇这不好,那不好。
婆媳关系好不好,最主要还是看儿子有没有扮演好中间角色?扮演好了,家和万事兴,扮演不好,带来的就是糟糕的婆媳关系。
亲戚的老公两者都不属于,老婆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自己心里明白,所以不管父母说了媳妇什么坏话,他从来没有听过,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所以,公公婆婆的嫌弃,同事的远房亲戚一丁点都不知道。
前些年,一起生活20多年的公公因为生病去世了,老俩口变成了婆婆一个人,不过大儿子对她特别的好,婆婆要什么,小两口都会尽量去满足。
可能是老人家老了,也可能是想念老伴了,公公去世后没多久,婆婆就可以生病,支气管炎,肺气肿。
医院跑的次数多了,同事的这个远房亲戚就跟老公商量问问老人的赡养问题,毕竟婆婆又不止他这么一个儿子,而且两个人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大儿子觉得媳妇的提议也是合理的,毕竟老人的赡养,两个弟弟跟妹妹也有义务,于是便找了个日子商量。
哪知道,商量的方案还没有出来,几个人就在一旁抱怨:爸妈的钱都给你们了,又给你们干活,你们两口子不照顾谁照顾?又没给我们钱,没替我们做事。
同事的亲戚听完后,心里的火不打一处来,明明接公公婆婆去自己那里住是自己当初的一番好意,如今却被反咬一口,变成了他们口中的“把柄”。
“你们要是不相信,可以去问问妈跟我们住的这些年,给了我们多少钱,又帮我们做了多少事。
爸生病住院的时候,你们几个都说自己忙,没工夫去照顾,不都是我跟你哥两个人轮流去照顾,医院,你们几个有陪着去过吗?
天天说爸妈把他们的钱给了我们,难不成他们生病花的那些钱都是你们给的?”
03
一开始同事的远房亲戚以为这几个人能够理解这些年她跟老公的付出,以后婆婆的照顾自己也能少分担点,自己也可以多花点时间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哪知道自己这么多年的“好心”都被当成了理所应当,真的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最后,老人的赡养问题还是没有弄好,看透了这几个人的人性后,同事的这个亲戚也知道了别太把善良当回事。
其实,人到了中年,看透了人性,知道了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生活,也就更容易知道善良的度在哪里?
说什么吃亏是福,只不过是我们的心里安慰罢了,人到了中年,吃亏就是一种看不起,所谓人善被人欺不过就是这个理。
04
所以,当我看到后台读者给我写下这句“人到中年,都别太善良”,心里是一种赞同,也是一种同情。
都说人之初,性本善,可在社会的大染缸里,又能有多少人可以保持年轻时候内心做人的原则。
人到了中年,你扮演的角色多了,承担的责任多了,心理压力大了,你就应该去把握好善良与邪恶的分寸。
你要知道,有些人只会把你的好心好意当成了理所应当,甚至是冷嘲热讽,他们的有恃无恐换来的是我们这些行善者内心的怀疑,悲伤。
所以说,人到了中年,要懂得选择好自己的善良,不要让你的善意劝诫,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冷嘲热讽;不要让你的好善乐施,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炫富蔑视;不要让你的真心待人,变成了人们口中的暗藏心机……
生活也好,婚姻也罢!人到中年,要学会选择,善良不是给予,更不是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鼓励。
-END-
今日话题:你有没有遇到自己的好心好意被人不当回事的时候?
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作者:书生半凡,情感原创作者,写这世间最温暖的故事。
你能看完,真好!谢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