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能不能治好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绍兴花头书摊的随风往事
TUhjnbcbe - 2024/9/8 9:26:00
上世纪80年代的绍兴“花头书摊”(资料照片)绍兴一家名为“百花书室”的小人书摊(潘洪海拍摄于年夏)根据绍兴晚报的报道:小人书又称为连环画、花头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风靡一时。一册巴掌般大小的小人书,由于它图文并茂,唯美精致,携带方便,在那个文化贫瘠的年代,便成为老少皆宜的文化“滋养品”。A绍兴最早的小人书摊在哪里?在如今很多中年人的记忆里,儿时除玩过旋螺陀、火柴枪、洋片纸、玻璃弹珠等玩具外,印象最深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看小人书了。小人书,可以说是当时书籍匮乏年代里孩子们最喜欢的启蒙读物,是中国绘画艺术在尺寸天地中最出色的恣意表达,曾陪伴很多人度过难忘的童年。而在绍兴某网络论坛上,关于绍兴小人书的回忆以及最早“出摊地”的争论早已经是跟帖无数。网友

海之宁说:小人书是我的“心肝宝贝”。尽管当时自己的年龄还很小,上面的字根本认不全,但光看图就能大致看懂内容,于是就与小伙伴交换着看。最喜欢看打仗抓特务的小人书,特别是由电影改编的《红色娘子军》《烈火金钢》《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等,还一起讨论谁好谁坏。网友

“红色小绍兴”说:小人书也有连续剧,像《三国演义》是最长的了,记得有满满一大箱,带给我很多知识和快乐。目前,我仍收藏有出版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本品相尚可的小人书。网友

甘伟宝说:记得我常去看小人书的书店,位于新建南路原塔子桥小学的大门口北侧,靠近观音弄口。书店主人是个残障人士,走路要扶着凳子,平时端坐不动。书屋里有小说类的大人书,更多的是给小孩子看的花头书。差不多每天放学后,我总要到书屋里去转一转,挑上一本喜欢看的小人书,走到书屋主人面前,交上一分钱,然后坐到木板钉的矮长凳上,津津有味地看起来。网友

“越地半樵”说:我是上世纪70年代生人,我和表兄在当时的绍兴剧院广场上摆“花头书摊”,可能是绍兴市区最早的小人书摊了。那时整个剧院广场只有我们一家书摊,生意可好了,买了电影票等待入场的人,大多会利用闲暇时间来看几本。大概三四年之后,市区白衙弄对面才出现绍兴第一家室内“花头书店”。B记忆深处的趣味精神给养家住绍兴城南的王雪阳,是当年痴迷看小人书的忠实读者。他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的小人书店多为平房,店面狭小局促,多数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米。进入店内,迎面是一个一米多宽的柜台,台前放几张矮矮的长条木凳。一张长条木凳可坐两至三个人不等,如果读者多的话,店主通常要求大家挤—挤,因此也就出现了在一众“小人国”簇拥组成的阅读人群里,极个别童心未泯的大人也夹坐其中,鹤立鸡群地照样看得聚精会神的情景。王雪阳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有一家规模较大的小人书店,位于现在的塔山文化广场附近,作为该店的镇店之宝和经营诀窍,就是店主先把小人书的封面撕下来,然后编上号码贴在纸板上,花花绿绿地挂在店门外招引读者,有点像现在房产中介的房源广告。读者想看小人书了,只需要到柜台前向店主报出编号,店主就会转身从书柜里抽出你要的小人书递给你。这时候你就必须付费了。一本小人书,根据书本的厚薄定下租金,多数是一本租金2分钱,薄的偶尔是1分钱。但如果是上下两册,则要付3分钱,极少数分上中下3册的,店主就要收4分钱。此外,出于盈利目的,店主也不允许小读者们相互传阅、交换、轮看小人书,否则他就要做“亏本生意”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绍兴花头书摊的随风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