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空气
空气的成分
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4P+5O2=点燃2P2O5
如图,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作用:加快集气瓶冷却;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并分5等份。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
③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①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内,约占瓶体积的1/5。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1.红磷必须过量的原因:把瓶内的氧气完全消耗。
2.要先夹住橡胶管,然后再点红磷。
不能用碳、硫代替红磷。原因:因为碳和硫燃烧后产物是气体,瓶内压强没有明显变化。
不能用铁代替红磷。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①装置漏气;②红磷用量不足;③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①弹簧夹没有夹紧;②燃烧匙伸入太慢。
:①氮气难溶于水;②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三、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①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
②烟尘
环境污染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而引起);酸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而引起)。
: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燃烧,开发清洁能源;
③植树造林;④工厂的废气必须处理达标后才排放。
四、物质的分类: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课题2氧气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反应。
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反应
常见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木炭燃烧实验
①将木炭放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使木炭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发红的木炭应由瓶口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的原因:防止还没有反应的O2受热膨胀而逸出,会降低瓶中氧气的含量。
2.硫燃烧实验
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水的原因: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①用砂纸把细铁丝磨成光亮的原因:除去表面的铁锈。②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原因:增大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③在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原因:引燃细铁丝。④待火柴快燃尽时才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的原因: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⑤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水的原因: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