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一个被称作“天眼”的射电望远镜,这是全球最大的望远镜,有人说,“天眼”能够将上千公里以外燃烧的火柴大小的亮光看的一清二楚。因此,很多人不禁会问,作为“全球之最”,“天眼”能否被用于军事用途?各国对此也关心不已,发布了很多相关的猜测。
中国天眼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白,“天眼”是射电望远镜,是通过接收物体电磁信号来对物体进行定位探测的,与光学望远镜利用光学镜片按倍率放大来观察目标有很大的区别。射电望远镜的探测准确性和探测距离与它的半球面直径成正比,也就是说,直径越大,探测距离越远,结果越精准。目前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位于中国,直径达到了米,由于其能够探测到亿光年以外,因此被称作“地球天眼”,简称“天眼”。
中国天眼从它的“名字”也能够明白,它最大的功能就是“看得远”,并且“看的清楚”,因此,对于一些具有电磁或者电子信号的设备来说,“天眼”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作用效果并不大,毕竟地球上的这些信号太多也太杂乱了,“天眼”只能将其收集,但要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还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分析和整理。据资料记载,在美苏冷战时,美国曾建造过一个直径为米的射电望远镜,专门用来代替雷达的某些功能,实现收集和监听无线电通信,从而得到一些有用的情报,但后来由于过程极为繁琐,再加上新型探测装备的出现,这个射电望远镜最终由军用转为民用,被用来当成研究器材使用。
雷达因此,对于现在的一些飞机和导弹,“天眼”的用途并不大,只能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想要精确定位还得依靠雷达。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发展出了一种利用射电望远镜被动探测隐身飞机的方法,就是利用隐形飞机在飞行时产生的电磁辐射,来建立特殊的档案数据,从而与探测结果进行对比来确定飞机的型号,为应对手段做准备。要知道,飞机在飞行时,飞机尾部的喷口是温度最高的地方,也是电磁辐射最大的地方,所以这是传统雷达不具备的一个优势。
卫星据有关媒体报道,“天眼”对于卫星数据的接收能力比之前的设备提高了倍,这说明“天眼”能够对卫星进行有效的监控,理论上,卫星在变轨或者是进行一些“秘密行动”时,通常都会有电磁信号产生,“天眼”能够完全将这些信号捕获,让相关科研人员从中分析得出结果。总的来说,“天眼”的民用价值大于军用价值,作为对太空的大型探测设备,“天眼”最好还是专职专用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