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传奇——谢高华的奇迹创造
在时间的长河中,有一位才华横溢的领导,谢高华,他的名字如今已经成为义乌的传奇。年4月,年仅51岁的他调任义乌县委书记,义乌城区当时只有2.8平方公里,而整个城市的照明设施也可谓是少得可怜。民谣中唱道:“一条马路7盏灯,一个喇叭响全城”,记录了当时的贫困和艰辛。
义乌的街头巷尾,货郎们奔波四方,摇着拨浪鼓,用清脆的鼓点传递着生活的辛酸和对未来的期望。在这个时候,一位农村妇女向谢高华诉说她的困境,谢高华没有迁就权力的枷锁,而是在思考片刻后对她说:“你继续卖货吧,再有人阻拦你,就说是我批准的。”这一幕展现了他对老百姓苦难的关怀,即便面临风险,他也毫不犹豫地站在了人民的一边。
年9月,义乌迎来了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的开业,这标志着义乌将从一个贫困的县城蜕变为全国小商品批发市场的领军者。面对上级的调查和亲人的反对,谢高华坚定地表示:“只要能为乡亲们闯出一条路,我可以不要乌纱帽。”这句话成为义乌崛起的契机,一代小商品市场的建成为农民和个体商贩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
然而,义乌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在年11月,谢高华调离义乌,但在他离去的十天后,第二代小商品市场正式开业,市场规模大大扩张,财政收入比他上任之初增长了三倍。年9月,义乌的第三代小商品市场开门迎客,而一个月后,《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文章称义乌通过市场搞活了城乡经济,带动了百姓致富。年10月,义乌第四代小商品市场开业,当年的营业额更是位列全国十大市场榜首。义乌逐渐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年,义乌国际商贸城二期工程交付使用,联合国更是认定其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这一刻标志着义乌已经迈入了国际舞台,成为中国经济的一颗璀璨明珠。年10月,谢高华已经退休,应邀出席义乌博览会。商户们纷纷开着崭新的私家车迎接他的到来,车队上贴着四个大字:“饮水思源”。这个场景表达了商人们对他的崇敬和感激之情,而谢高华却感慨万分,泪水早已模糊了他的双眼。
年12月18日,谢高华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坐在轮椅上领取了“改革先锋”荣誉证书。这一时刻的荣耀,是他为义乌的奋斗付出的最好回报。站在他身后的义乌,当时的GDP已经超过亿元,开行中欧班列列,商品畅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义乌已经成为全国唯一设立海关的县级市,这无疑是谢高华一生的骄傲。
然而,时光荏苒,年10月23日,义乌的传奇缔造者谢高华离世,告别了人世。在他的家乡衢州,灵堂中家属的告示中写着:“不收挽金,丧事从简。”这是他为人民谋幸福的深刻体现。在遗像下方,摆放着一只波浪鼓,仿佛回响着过去岁月里那清脆的鼓点声。此时此刻,义乌人民心中仿佛回荡着万千的鼓点声,谢高华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义乌人民前行。
谢高华曾经总结自己的一生:“我只是一根火柴,划出了点火星,是义乌人民创造了奇迹,燃起了熊熊烈火。我在义乌没有一处房产,没有一间商铺,没有企业的股份。看到今天的义乌,我觉得自己很富有。”他的这番话道出了他的深情厚意,也让人们更加感受到他对义乌的深深眷恋。
人生如同一场巨大的演出,而谢高华在这场演出中,用智慧和担当,创造了义乌的传奇。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传奇,激励着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鼓起勇气,追逐自己的梦想。因为,理想永不容退场,正如谢高华一生所展现的那样,义乌的崛起,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兴盛,更是一群人的梦想在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