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能不能治好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红色码头的故事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3/3/6 19:29:00

刘文*

沙陂闹上红色码头地处沙陂古村,位于新余市东南部,距新余市7公里,一条清澈的袁河呈太极图形从村南穿行而过。沙陂闹上红色码头地处村东南。最初,袁河西岸一带为沙陂闹,那是一个只有少数店铺的集圩。宋初以后,袁河两岸农业、手工业蓬勃发展,商业繁荣,有各类工匠近百人。明清时期,沙陂闹上红色码头已成为袁河周边的货物集散地。商贾云集,货物充盈,有码埠多处,泊船百艘,曾一度成为水西八圩之首。为了缅怀红三*团革命历程,沙陂闹被群众传诵为红*码头集圩,流传至今。

曾经的红色码头集圩有古街巷、古色古香的通道纵横交错,高低起伏,自然铺排舒展。“临河古街”是其中的精华,这条古街自东向西沿袁河西岸而建,呈东西两条古街,全长近百米,平均宽约六米。街面用青石或麻石铺砌。两旁花砖呈现独轮车碾出的道路深辙,往来众生踩踏的细细裂纹,临街遗存的店铺显现码头集圩的浓郁商业气息。常有峡江、新干、上高、高安、清江等外埠商人来此经商。当时整个集圩被土豪垄断,他们利用权势,左右市场,剥削农民,欺压中小商人。“逢圩莫逢沙陂闹(红色码头),沿途关卡数不尽。沙陂闹上走一圈,流尽穷人血和泪。”这就是民国社会沙陂闹上(红色码头)的真实写照。

年10月,红三*团工农革命*占领新余后,没收了土豪们的财产,打掉了设在码头的重重关卡,集市经济迅速活跃起来,不仅本地中小商户恢复了市场交易,周边县镇客商也云集红色码头。红三*团在沙陂创建革命根据地,并利用红色码头赶集提供的布匹和原料补充*需,极大缓解了三*团工农革命**衣、*帽、子弹袋、干粮袋、绑腿等制作布料的短缺。红三*团工农革命*的药品、食盐、火柴等日用品,很多都是从红色码头赶集上购买的。

红色码头规定农历二、五、八日为逢圩日。每逢圩日,附近县镇的群众纷纷前往赶圩,圩日人山人海,自由贸易,物价稳定。红三*团还在圩场开了一家经济部,便于控制价格,平抑物价,受到群众称赞。

本文来源:新余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色码头的故事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