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能不能治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文怎么教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 [复制链接]

1#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文章虚实交替,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

本文原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习外国名篇名著”中的一篇文章,旨在引导学生感知外国作品的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命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统编教材将文章编排在三年级,“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幻象与愿望之间的关系,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对童话体裁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词。

2.把握课文内容,关心小女孩悲惨的命运。

3.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

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教学过程:

01

聚焦“文本”,概括故事内容

1.揭题,读题。2.闯关游戏,检查预习。第一关:词语认读第二关:多音字正音第三关:初知大意

开课伊始,充分考虑学情,以关键词语为抓手,一方面,帮助学生扫除生字词障碍;另一方面,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大意。本环节,从学生的阅读视角出发,降低难度,为下一步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打好基础。

设计意图

02

聚焦“现实”,定位想象起点

1.观察插图,初步感受小女孩的“可怜”。

2.品读1—4自然段,深入感受小女孩的“可怜”。

(1)默读课文,画出体现小女孩“可怜”的语句。

(2)学生交流,说理由。

(3)师生对读,感受“可怜”。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首先要依托文本,定位想象的源头。只有这样,想象才有生长点。本环节,聚焦“现实”,引读品悟,感受小女孩的“可怜”,为下一环节学生深度触摸“幻象”,感受想象的丰富,打开了思维通道。

设计意图

03

聚焦“幻象”,感受想象丰富

1.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