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7日(周三)是第20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呼吸,无与伦比”,旨在提高公众对于慢阻肺的疾病认识,达到改善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简称“COPD”,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咳嗽、咳痰以及气短,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总称。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年,慢阻肺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第5位。因此把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其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
年4月10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我国王辰院士团队完成的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40岁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达13.7%,总患病人数为万。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患病周期长、反复急性加重、有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
一、慢性肺病是什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简称“COPD”,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和喘息,具有进行性、不可逆特征,久而久之将演变肺心病,最后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但通过药物治疗方式可以得到缓解。常听到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可以认为是不同形式的慢阻肺。
二、是什么导致慢阻肺发生?
环境因素:在慢阻肺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吸烟是最常见的病因,吸烟会永久性地损害肺内气道,引发慢阻肺,吸入粉尘、烟雾、化学气体和放射性物质也能损伤肺。
年龄等因素:慢阻肺的成因,除了“环境因素”外,还有随着年龄增加肺的自然退化、支气管哮喘、遗传因素、感染、贫穷等因素。这些相对于吸烟来说,都是少见原因。
高危人群:
三、慢阻肺有什么症状
四、慢阻肺可能引起并发症
五、慢阻肺只影响呼吸功能吗?
当然不是啦。慢阻肺可以导致全身不良反应,包括全身炎性反应和骨骼肌功能不良,并促进或加重并发症的发生。
慢阻肺常与其他疾病合并存在,最常见的是心血管疾病、抑郁和骨质疏松。
六、如何才能发现慢阻肺呢?
做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用于检测呼吸道的通畅程度、肺容量的大小。
有助于明确慢阻肺的严重程度,并依据疾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七、有什么治疗慢阻肺方法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
八、慢阻肺到底能不能被治愈?
当前,现在慢阻肺还不能治愈!但是,规律治疗会有效延缓病情发展,同时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做呼吸练习。如果不接受正规治疗,这一疾病通常在一段时间之后会逐渐恶化,一定要注意。
然而,慢阻肺虽然不可治愈,但它是可以预防的!而且,因为不可治愈,预防的重要性越加突显出来了!
七、预防慢阻肺三大秘籍
除了预防,定期检查也是关键,尤其是以下这四类人:1.长期吸烟的人。2.有长期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的人。3.经常接触污染气体、粉尘的人。4.医院确诊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因此,慢阻肺重要的在于预防,远离危险因素;40岁以上人群定期检查肺功能,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得了慢阻肺,规律治疗,延缓病情的发展。为了自由的呼吸,请从今天开始预防慢阻肺!
来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