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能不能治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龄越大,越要多走路60岁后,每天走多少 [复制链接]

1#

衰老是人类正常的自然规律,采取合适的养生和康复措施,能够有效延缓生理性衰老,阻断病理性衰老的进程,从而延长人的寿命。

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很多中老年人都希望通过科学的运动方式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走路已经成为了一项全民运动。

走路作为一项操作简单的运动方式,受到了中老年人群的广泛喜爱,几乎每天都会出门走一会,通过坚持走路,人们的身体也收获了不少好处。

坚持走路,会收获五大好处

1、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肺活量和心肌耐氧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增进食欲。

3、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快体内的废物排出,并且能促进脂肪燃烧,减轻体重。

4、可以增强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程度加重。

5、可以加速体内血糖分解,使血糖降低,预防糖尿病发生。

年龄越大,越要多走路?60岁后,每天走多少步数合适?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了坚持走路给人体带来的好处,于是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会坚持出门走路,甚至还有的中老年人加入了暴走团,每天都要走1万步以上。

中老年人在平时多走走路,对身体确实有不少好处,但是每天做1万步以上的运动量却有些超标,因为绝大多数中老年人的精力、体力都处于下降阶段,身体根本无法承担如此大的运动量。

长此以往,不仅无法起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功效,反而会导致中老年人身心俱疲,甚至诱发疾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大家不要以为走得越多越好,关节会越灵便,其实这是不对的。走得过多了,对膝关节其实是一个损伤,可能会出现关节酸、肿、痛等不适。

那么每天走多少步合适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版)指出:中国居民每天的活动量达到步,有益于保持身体健康。

另外专家还表示,中老年人每天走步,已经达到了基本的行走量,如果在此基础上还有余力,可以酌情多走些。

比如走了步还觉得非常轻松,腿不酸,膝盖不痛,可以再增加走步看看,走完之后也没觉得不适,说明这个量是比较合适的。

相反,如果走到步左右就觉得腿酸,不舒服,第2天睡醒之后疲劳乏力,则说明这个运动量有些超标,下一次运动时不要走这么多路,要多休息。

因为中老年人每天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是有所差异的,可能昨天走步还很轻松,今天走步就累了。

所以每个人每天的身体运动能力,耐疲劳能力以及关节情况等都不一样,没有必要和别人攀比行走步数,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加以把握和调整,不要强求每天到一个固定的标准。

给大家推荐3种适合老年人的散步方法

1、摩腹散步

散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用双手旋转按摩腹部一周,正反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慢性胃肠疾病、肾病的老年人。

2、摆臂散步

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每分钟60~90步,每次30~6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

3、定量散步

此法是按照特定路线、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路程,最好将走平坦路面与爬坡交替、快慢结合。每次可爬坡、走平地交替锻炼15分钟。但老年人最好不要尝试过大的坡,以免膝关节受损,斜坡最好选择坡度为3°~5°的缓坡。此法对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