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仁和坪镇业产坪村村医陈贻美
三峡新媒体讯(通讯员:夏红胜、付鹏、陈峥瑞)他,虽已退休却依然工作在村医的岗位上;他,51年如一日闻“病”而动给村民健康“医”靠;他,像*人一样不论寒暑,常骑着摩托车走村串巷送医问药;他,始终把“村民健康大于天”作为医者仁心的毕生追求。他,就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仁和坪镇业产坪村67岁高龄、45年*龄的村医陈贻美。
村民眼中的陈贻美:“他是位医术好、医德好、价格公道的医生!”
“陈医生真有两下子!”五月初,业产坪村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留守老人李大爷家,聊起他的病情时李大爷动情地说,我的命是陈医生给的。年10月的一个下午,李大爷突发中风,不省人事。接到求救电话,陈医生背起20多斤的药箱一路小跑,花了40多分钟,艰难的爬山过坎抄近道,赶到李大爷家。安抚病人、抬高头部、物理降温、紧急输液扩张血管、服用血塞通……两小时的抢救,已过花甲之年的陈医生忙得满头大汗,硬是将李大爷从*门关拉了回来。
“陈医生真个是好人!”杨柳池村80多岁的张爷爷老人对陈医生感激不已,他长期备受肺气肿、冠心病折磨,自从陈医生中医调理后,病情大为好转。今年大年初一,陈医生骑摩托车给张爷爷看病后,返回村卫生室时,为避让小车失去重心摔断了肋骨。“他也是上了岁数的人,正月初一为了给我看病,摔断了肋骨,我真是过意不去呀!”张爷爷很是歉疚地说。
邻村夏家湾村56岁的老杨找陈医生看好了困扰他3年多了的皮肤病,他逢人就夸陈医生,介绍了20多个病人来找陈医生看病;古水坪村64岁的胡婆婆患眼疾困扰多年,专程跑来请陈医生看病……“好酒不怕巷子深”,松滋、宜都等周边患者都慕名找陈医生看病。
“陈医生弄的药管用,待人特别有耐心,收费还是良心价!”无论是村内的村民,还是周边的老百姓都是这样说的。
村医陈贻美,是土生土长的业产坪村人,“我当村医是村支书钦定的。”年2月,全县号召要积极学习“长阳乐园”经验,大力培训出覃祥官式的赤脚医生服务村民。老村支书将镇里唯一一个培训名额给了村里16岁的“大秀才”、高中在读的陈贻美。经短期培训后,陈贻美又跟随中医王学贵“学扎针灸、识别中草药、上山采草药”,老陈边当学徒,边当赤脚医生,这样一干就是51年。年3月,陈医生光荣退休,但镇村两级卫生院(所)极力挽留,将他返聘,“虽然退休了,乡亲们需要我,我也干得动,就继续干吧。”老陈开心地说。
当村医51年,陈医生为方便给村民和周边老百姓看病,骑坏了5台摩托车。要说走烂了多少双鞋,摔了多少次跤,爬了多少次大山采草药,把多少个病人从*门关口救回来,牺牲了多少个与家人团聚的节假日……陈医生都记不清了,“只要男女老少平平安安,我的这点付出、这份坚守是值得的。”
村干部眼中的陈贻美:“最讲*性、最有奉献精神的好医生”
“我是由土改后的村*支部书记金财富推荐入*的,一辈子就干为村民看病这件事,只要我还能干得动,我将在村医的岗位上继续守护好村民的健康,为乡村振兴贡献绵薄之力……”5月上旬,在村*史教育暨“我为群众办实事”宣讲教育大会上,陈贻美医生深情的说。
村*支部书记刘国安动情的说,去年初新冠肺炎爆发以来,陈医生宣传防疫知识,骑车入户测查村民体温,及时开展村内89名涉汉人员流行医学观察,发放防护和消*物资,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尤其是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本已退休的陈医生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返聘,将涉及健康扶贫的人员、惠及项目、使用资金全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目前已经为名村民建好了纸质版、电子版的健康档案,对精神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高危高龄人群建立了定期上门回访制度。陈医生对待村民像亲人一样,深受大家的衷心赞誉和信赖。
“一个人干一件好事不难,难就难在干一辈子好事,陈医生默默无闻,救死扶伤,诠释了一名共产*人的初心和使命。”驻村书记陈益林感慨道,每天早七点,陈贻美医生都是准时出现在村卫生室,亲自动手消杀卫生环境,接诊前来就诊病人。接诊病人多,没时间吃饭、不按时回家是常有的事。
每每看到陈医生骑车接诊回来,问他吃得消吗,他总是乐观地说,“只要能搞得动,就该为村民办点实事。”
每每看到陈医生带着向涛医生给病人望闻问切、配置中药、填写病情报告时,他总是语重心长地对向医生说,我希望越来越多的村民点名要你为他们看病,当好村民信赖的健康守护神。
“我希望村卫生室早日建成镇卫生院、乡村卫生室一体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般常见病能在村内控制下来;一有突发事件能共同承担,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不讲报酬把村民健康搞好!”谈到今后的打算和愿景,陈医生充满无限的期许。
年轻村医搭档说:“他手把手传授我医术,面对面教我医者仁心!”
“陈医生既是我的父辈,也是我的老师。”年8月,向涛分到村里当村医。陈医生除了手把手教他如何接诊、询问病情、摸清“病灶”、开好处方、配置中草药、跟综疗效外,还特别注重教他如何开导病人缓解焦躁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只要病人有需求,不管风霜雨雪,山高路远,陈医生都会骑上摩托车第一时间出诊;对村内和邻村40多个高龄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陈医生都亲自回访,搞好监测,反复给病人交代要持续用药,科学用药,清淡少盐、心情舒畅,一样可以高寿……让向涛懂得这就是医者仁心。
“他独到的中医疗法,让病人远离病痛,令我钦佩不已。”向涛清楚记得,村民施婆婆身患糖尿病,血糖长期控制不好,今年4月份上旬并发症引发左手腕溃烂发臭,痛苦不堪,吃过不少药病症也不见好。陈医生接诊后非常慎重,权衡再三,决定为她配置中药治疗。好学的向涛提出“及时换药,清洗伤口”的辅助治疗措施也被陈医生采纳。一个多月后,施婆婆病情经陈医生中医调理溃烂部位得以痊愈。针对这种典型病例,陈医生将病理特征、中药比例配备、服药后疗程检测等,详实的给向涛做了病情分析、治疗方案的总结,令向涛受益匪浅。
老伴眼中的陈贻美:“村民身体健康大于天是他一生的追求”
令陈医生老两口最幸福和骄傲的事是两个子女从读书到参加工作,都很争气、很优秀。儿子陈勇是深圳一家上市公司技术骨干,月薪两万多元,女儿陈华燕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现是福州大学教授,教学骨干,还入了*。
“虽然两个孩子读书和上班老陈都没时间管,但两个孩子对他的感情比我还深呢!”老伴笑着说,两个孩子参加工作已经13年了,多次动员陈医生和老伴过去享享清福,可老两口至今也只去过两孩子那里5次,且每次都是呆了十来天就回村了。
原因很简单,每每接到村民想看病的电话,陈医生就待不住了,硬是要求孩子们买飞机票赶回村里。“他从不心疼孩子们为他买飞机票的钱,村民的病情他上心的很!”老伴抱怨陈医生不会享清福。
孩子们每次打电话回来讲得最多的是提醒陈医生,村内山高坡陡路滑,年纪大了骑摩托车易发生意外,就在村卫生室坐诊。可老陈接到急救病人电话,又毫不犹豫地骑上摩托车赶到病人家里。
“为了给村民看病,老陈出了两次车祸。”老伴有些后怕的说。一次是发生在年9月。当时村里流感盛行,陈医生紧急采购的一批板蓝根中草药已到仁和坪镇上。当他骑摩托车载货途径街中心时,因一辆大货车挡住视线,与迎面一辆摩托车相撞,导致头部受伤严重,住院半个月才出院。再一次就是今年大年初一,老陈给邻村张大爷出诊返回村卫生室时与一辆小车发生擦碰,摔下车导致肋骨摔断。为了不耽误春节卫生值班,他瞒着老伴以及儿女,从家里带了点菜,吃住、接诊病人及养伤都在村卫生室,整整一个月后老陈身体才恢复过来。
“无论是本村的病人,还是邻村的病人,无论是我现在动得来给人看病,还是今后有了接班人不需要我了,只要是有人来找我陈贻美看病,我会一直守护好村民健康。”陈医生说。
湖北、宜昌、五峰、志愿者、正能量、新媒体、摄影、(通讯员:夏红胜、付鹏、陈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