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能不能治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家长注意儿童别戴这种口罩,有窒息风险,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费用高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01

医生紧急提醒!

学生千万别戴这种口罩

上体育课!损害不可逆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授王月丹提醒:即便是大人在佩戴N95口罩时,一次时间也不能超过4个小时,如果长时间持续使用N95口罩,会造成肺部损伤,可能会引起肺气肿之类的问题。医院感染管理部的专家宗志勇、王妍潼建议:不要给7岁以下的儿童戴N95口罩,哪怕是做了特殊空气阀设计的N95口罩,因为呼吸阻力会太大,小朋友会有窒息风险。广州中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何浩表示:N95口罩能过滤掉95%的微小颗粒,这势必会影响它的透气性。戴久了会因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酸中*,而感到困倦、头晕、胸闷。不建议孩子戴着口罩做剧烈运动,可能会引起缺氧。如果孩子需要上体育课的话,建议在通风的户外进行,进行体育活动时可不戴口罩,尽量选择可保持一定距离的运动项目,比如做操,避免密切接触。

卡通花色口罩能买吗

不少家长在选购儿童口罩时很犯愁,普通的口罩小朋友不愿意戴,小朋友喜欢花花绿绿的或者有卡通图案的儿童口罩。但这样的口罩到底是否安全、防护效果是否会打折扣?在《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中规定了口罩与皮肤直接接触织物不得染色,但此条要求不适用口罩外层,口罩外层是否染色及是否有各种图案由企业自行设计,标准不做要求。“漂亮的口罩要慎买。”靳向煜说,儿童口罩染色用的颜料最好能达到“食品级标准”,反之用化工原料染色的口罩长时间佩戴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

口罩尺寸如何选择

而关于大小尺寸的选择问题,《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对儿童口罩规格也有大号(L)、中号(M)、小号(S)之分,但是很多人还是“傻傻分不清楚”。靳向煜提示,儿童口罩不适用于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他建议,小号一般适用于3-6周岁儿童,儿童佩戴口罩会影响呼吸,所以年龄小的儿童佩戴口罩要慎重,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随时调整。中号适用于6-9周岁儿童,大号一般建议10周岁以上儿童佩戴。靳向煜说,由于儿童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化区别,因此按年龄段选择口罩仅作为参考,家长在选购中,给孩子试戴后选择符合脸型大小的口罩才是最佳方案。

多长时间更换一次

医务人员对口罩佩戴时间有严格规定,那么学生等在学校这类公共场合戴口罩,该多久换一个呢?靳向煜说,每个人的呼吸量、讲话次数及运动量都不一样,一般情况下使用一次性口罩一天一换就足够了,“要选择合适尺码的口罩,保证口罩密闭性,戴口罩时要用双手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向下拉伸口罩,不留褶皱。”东华大学非织造材料科研团队提示儿童使用口罩需注意以下事项:①儿童口罩不适用于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②儿童口罩分为大、中、小号。小号:适用于3-6周岁儿童,佩戴需谨慎。中号:适用于6-9周岁儿童大号:建议10周岁以上儿童佩戴注:由于儿童个体化差异较大,以上仅供参考,试戴更重要。③儿童口罩宜采用耳挂式口罩带,口罩带不应有自由端,不应有可拆卸的小物件。④儿童口罩鼓励个性化设计,但卡通花色口罩对染色颜料和工艺要求较高,建议慎选花哨的儿童口罩。⑤学校等公共场合日常防护,一般情况下戴口罩一日一换即可。

02

年4月27日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年4月27日0—24时,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例,无境外输入病例,全省现有确诊病例0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全省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人。4月27日,全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7例,转确诊0例,解除隔离10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例。

03

气温升高了,病*会怎样?

答案在这里

常见呼吸道病*一般是秋冬季节活跃,夏季相对沉寂。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也是天气转暖后退去。随着居住着地球上约90%人口的北半球进入夏季,最早于年冬季报告的新冠病*传播是否会因气温升高而得到遏制?

专家表示,依赖升温控制疫情的观点缺乏科研证据支持,但新冠病*某些特性,以及人们的免疫系统和行为方式等可能随季节和气温变化,从而对疫情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新冠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并持续扩散,已证明新冠病*具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传播的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对此也表示,从迄今获得的证据来看,新冠病*可以在所有地区传播,包括气候炎热潮湿地区。无论气候条件如何,如果人们居住在或前往已报告新冠疫情的地区,都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那么新冠病*传播究竟是否受温度影响?

专家表示,并不排除北半球温度上升后疫情能够缓解的可能性,下半年北半球进入秋冬季疫情是否会卷土重来、是否会随气温周期性反复等,这一切还是未知。

04

男子回国后烧到39.5℃

检查发现不是新冠

而是另一种传染病

33岁的罗先生是杭州人,常年在非洲经商,3月20日回国后就居家隔离,可就在3月28日晚上,他发烧体温最高达到39.5℃。

从国外回来,又发高烧,会不会是得了新冠?

医院隔离病房,可先后两次新冠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医院又对患者开展血涂片查找疟原虫,经过疾控中心对血片复核后确诊为比较凶险的恶性疟疾。找到了病因,针对性治疗,罗先生的体温很快降了下来,病情得到了控制。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为输入性疟疾病例。

目前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然而国外病例暴增,输入性病例成为目前疫情防控的重点。而疟疾是输入性病例中最为危急的疾病,处理不及时、不得当可能会危及病人生命,需要引起广泛重视。

如何区别疟疾和新冠?

境外输入性疟疾与新冠都有类似的发热症状,也都是从国外回来的,两种疾病有什么区别?下面这张图就教会大家如何区分境外输入性疟疾和新冠。疟疾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之一,目前全球每年有40余万人死于疟疾感染。疟疾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边缘地区,非洲和东南亚地区是疟疾的主要流行区。

疟疾防控重点知识

●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非洲和东南亚地区是疟疾的高流行区;●疟疾的典型症状是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出汗;●恶性疟较为凶险,如不及时诊治,容易引起重症,甚至危及生命。

对有境外史人员:

曾经去过非洲和东南亚疟疾高流行区,一旦出现发热症状应及时去医疗机构就诊,并提醒医务人员自己的高疟区境外史;同时请患者和陪同家属在就诊过程中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防止传染。

对医务工作者:

在防控新冠的同时,对有出国务工或旅行史的发热患者开展疟原虫检测,以免耽误患者病情,医务人员在接诊国外回来发热患者时需做好个人防护。

警惕!新冠病*在高温高湿环境也可传播

END

出门上班要做哪些准备?在办公室有哪些注意事项?乘坐电梯、就餐时应该如何做好防护?楚天都市报为大家特别制作了《复工防疫style》,

请长按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