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7513605.html杏林课堂改版了,视频可以点播看
为了方便广大杏林学苑用户观看学习课程,杏林学苑技术团队特地打造了一套全新的在线学习课程,大家可根据自己特长选择相应课程学习,随时随地点播学习,每周一会上传新视频,祝您高效快速的提高诊疗技术。
观看方法: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系统,选择相应课程进行
⊙作者:张育清
⊙编辑:杏林君
小青龙汤方出《伤寒论》,是治疗风寒外束,痰饮内停之咳喘之良方,早已为临床实践证实。近年来,笔者援用此方治疗其它内科疾病,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医案两则,供同道们参考。
泄泻
李某,男,50岁,年3月6日初诊。自诉昨晚起腹泻,至今晨已七次,泻物如水下注,无臭秽,腹中雷鸣,脐周隐痛,微恶风,头晕,泛恶,小便量少、色清,舌苔薄白,脉弦细。
肺与大肠相表里,此属风寒犯肺导致大肠传导失司之证。治拟温肺散寒,以复大肠传导之职,小青龙汤主之。
处方:麻*、干姜、五味子各7克,桂枝、法半夏各10克,白芍12克,细辛、甘草各5克,一剂。药后微汗出,风寒去,泻止而愈。
按:本案辨证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考虑,风寒闭肺,肺气不宣,则下迫大肠,使其传导失职,且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液不走膀胱,而偏渗大肠,故见大便下注如水。治拟小青龙汤温肺散寒,使风寒去,肺主治节有数,大肠传导复职,则泄泻自止。此亦下病上取之例也。
汗证
吴某,女,49岁,年9月18日初诊。患者自汗已三年,不分冬夏,稍动则汗出浸衣,甚以为苦,医作表卫不固,迭进益气固表药,乏效。诊得患者汗出清冷,背心部常有恶寒感,头晕,乏力,口中和,胃纳一般,二便自调,舌苔薄白滑,脉沉弦。证属饮邪阻肺,治节失职,汗孔开合失司。治拟温肺化饮,小青龙汤加味。
处方:麻*、细辛各3克,桂枝8克,白芍12克,干姜、五味子各7克,甘草5克,麻*根、法半夏各10克。服二剂,汗出明显减少,再进二剂,自汗止。续嘱玉屏风散,以善其后。
按:自汗多属表卫阳气不足,但本例患者久服益气固表之剂不效。因思肺主皮毛,汗出不时,乃腠理开阖不利,今肺有饮邪内阻,治节失职,不主宣发,致汗孔开阖失常,故汗出浸衣。予小青龙汤温肺化饮,以绝病根;加麻*根一味,不仅收敛止汗,而且与麻*相配,一开一阖,能使腠理开阖复常。由于辨证用药对头,多年痼疾,竟获痊愈。
来源:《新中医》年第11期
小青龙汤,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临床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杏林学苑特地邀请唐仕欢老师为大家讲授《小青龙汤及其应用》的课程,点击文章最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观看学习!
授课题目:《小青龙汤及其应用》
简介:本课堂是针对基层医生的中医临床基本课程,这节主要讲授《小青龙汤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同时结合临床实践体会,进行经验交流。课程可供临床医生参考和借鉴。
主讲老师:唐仕欢
唐仕欢
男,医学博士,师从著名中医国家级专家孔令诩教授,为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医学第四代传人,以中医经典为基础,融合孔门医学之精髓,结合各家学说,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和学习体悟,拥有独到的见解和临床经验。
专业特长:各科肿瘤及肿瘤术后康复调理、咳嗽、哮喘(尤其是儿童)、肺气肿、肺心病、脑中风、冠心病、胃肠病、肾病、糖尿病、红斑狼疮、关节病(类风湿)、皮肤病(尤其是过敏)、妇女月经病、痛经、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等常见病及疑难病证。
手机观看方法:
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