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能不能治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基本功掌握不牢也是过度诊断的原因之一 [复制链接]

1#

讲了很多期关于过度诊断话题,不知大家有什么想法,

曾经遇到一个病例,

80岁男性,有长期吸烟史,有肺气肿,走平路和二层楼无明显气急。因为大叶性肺炎住院,发病之初有气急发热,随着抗菌素治疗起效,患者症状明显好转,体温正常,气急也明显缓解。入院时患者的D二聚体达到ug/L,因此有医生怀疑是否有肺栓塞,要求患者进行肺血管CT的检查。请问这个病人需要进行该检查排除肺栓塞吗?

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有以下机制:(1)通气功能障碍,包括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弥散功能障碍;(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4)动静脉分流;后三者我们通常归为换气功能障碍。

我们大多数医生容易想到前两个,但后两个常常会忽略。对于第三个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大家容易想到肺栓塞出现的有通气无血液这种情况引起的呼衰,但却忘记了大叶性肺炎和肺不张中出现的有血流无通气现象导致的V/Q失调,同样会导致低氧血症。还有严重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由于支气管痉挛也可以导致V/Q比例失调。

另外,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有些医生的头脑容易对D二聚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由于目前肺栓塞并没有很好的标志物,目前临床上常常将D二聚体增高作为参考。但是D二聚体在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是阴性价值,就是如果D二聚体正常我们有很大把握可以排除肺栓塞,但是阳性却无法诊断肺栓塞。否则我们就会上当吃大亏的(参看文单《我们是做检验单的奴隶还是主人?》)。我们要知道,肺栓塞的诊断首先要考虑高危因素,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参考化验室检查结果,最后通过肺血管CT来最后验证。

上表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