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能不能治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最后的火柴厂,老员工艰难地守护星星之 [复制链接]

1#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127131895832150&wfr=spider&for=pc

“一个和尚头,头上光油油,墙上撞一撞,冒火烧掉头。”这是一个关于生活物品的谜语,不知道有没有人猜得出来。其实答案很简单,这就是在我们的火柴。

有一首关于描述火柴的诗句是这样子写的:“寸身方正首浑圆,静卧盒中志欲燃;一掷头颅撞黑壁,星星火起敢燎原。”

这首诗写出了火柴的外形与作用,一根方方正正的小木棍盯着圆圆的脑袋,轻轻一划就可以擦出明亮的火花。

火柴对于现在很多的小孩来说是一个在生活中几乎遇不到的物品,殊不知在九十年代之前,火柴几乎是每一个家庭的必备物品。

这一簇微小的火花在千年的历史洪流里点亮了无数遍,最后在随着打火机的问世与流行之后才悄悄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中国的火柴厂只有十几个人在守护着这即将消失的工艺。

01火柴的历史发展

火柴最开始被称为洋火,是从西方传入到我国的境内。其实在我国也有着火柴的发明,但是古时候发明的火柴并不是叫火柴,而是叫“发烛”。

在《南村辍耕录》里就记载了有人削松木成薄如纸的小片木片然后将硫磺涂在顶端,名曰“发烛”。

在北宋陶谷所写的《清异录》里就有描述过民间百姓为了更加方便起夜,觉得燃灯过于繁琐,就制作了简易版的火柴。之后在南宋时期,被称为发烛的火柴就被作为商品进行售卖。

最早发明出火柴的是法国化学家波义尔。不过最开始的火柴并不安全,用白磷制作的火柴因为燃点低特别容易自燃引发火灾,不仅如此白磷还有毒,这对工厂的工人造成极大的身体危害。

为了安全,人们又将白磷替换成红磷。红磷的燃点极高极大的解决了容易点燃的缺点,但是也正是因为不易点燃所以需要加入硝酸钾。可是硝酸钾的加入使得火柴更加危险极易点燃。

终于,人们在战战兢兢地使用火柴的时间里发明出了安全的火柴。在第一盒安全火柴是伦斯特姆在年所研发出来的。他通过将红磷涂在纸条上,火柴头上在添加上了氯酸钾和三硫化二锑,这接近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所熟知的火柴了。

02中国的火柴厂

最开始“洋火”进入中国的时候还是一种高档的物品,随后也走进了平民百姓家里但是当时的火柴市场被外国人牢牢把控着。

为了打造民族企业,许多企业家纷纷开始建造火柴厂。最为知名的就是火柴大王——刘鸿生。

为了制作更好的火柴,他远赴国外学习技术,联合商人对抗外企,保护本国市场,同时努力降低成本使得火柴的售卖价格低于外国人所售卖的价格。

这使得刘鸿生的火柴厂有着极大竞争优势,打破外国火柴企业垄断的局面。

这种物美价廉的点火工具逐渐走入了千家万户,即使后来打火机出现比之火柴更加有优势,火柴还是受许多并不富裕的人们的青睐。

轻轻划动火柴,一簇微小的火苗就这么照进了千家万户,是许多那个贫苦的年代里的光亮。

后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打火机的价格也逐渐下降。不管为了追赶潮流还是为了性价比,打火机成为了更好的选择,渐渐地火柴开始淡入了人们的视野里。

现在我们几乎看不到火柴的售卖了,现在还想要去购买火柴恐怕只能去网络上寻找。

在火柴淡入人们的视野的同时火柴厂也跟随着火柴在慢慢消失。现在我国还保留制作火柴的厂子已经为数不多,大多是为了可以保存着火柴的历史记忆和技术。

03南海柴火厂

现在规模最大的柴火厂就是南海柴火厂了。看着这个名字或许许多人都以为这个厂子是在南海,其实是在湖南省的常德鼎城区石板滩镇毛栗岗村。

在这个偏僻的地方开着中国仅存的火柴厂,保留着火柴的技术,也因此获得了“鼎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受此称号,但是南海火柴厂的处境却是不容乐观。

在年南海火柴产业就已经开始,那个时候的火柴厂经营是十分困难。在战争、经济危机、外国企业的竞争等各种威胁之下,南海火柴厂艰难运行终于在解放后迎来了曙光。

解放之后,社会安定经济复苏,南海柴火厂也在这欣欣向荣的环境里重振旗鼓,许多火柴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然而火柴的黄金时代随着打火机的普及开始势寞,走向了下坡路。

为了可以更好地经营火柴厂,南海火柴厂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扩大营销,但是却是杯水车薪。这些举措虽然延缓颓势,却无法阻止火柴销量的逐年下降,许多火柴厂也都纷纷倒闭。

如今南海火柴厂还在经营着。许多人都有劝厂长放弃这份火柴厂,但是厂长并不想放弃,因为还有几十个老工人还在,老厂长也在,他不想让这为数不多的火柴记忆也消失。

现在南海火柴厂还是在运作着,十几个工人遵循着几十年前的记忆制作的火柴。现在的火柴不再是生活必需品,市场需求大幅度缩小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依然还是有一部分人在使用着它们。

04结语

每个时代都有着每个时代的独特记忆,五十年代后独特的粮票,结婚彩礼随着年代的需求变化,从“三转一响”到“冰箱、电视、洗衣机”再到“电脑、空调、摩托车”。

这些都带有着不同时代的记忆,而火柴也是许多老一辈人的记忆点。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点蜡烛照明,起火烧灶这些都是靠着这么一根小小的火柴进行引火。

这是他们独有的记忆,这也或许为什么南海柴火厂的厂子要一直坚持着经营着几乎亏损的厂子。他们带着火柴的微弱但是温暖的火光记忆,带着火柴的制作记忆,带着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记忆一直前行着。

我们也相信,虽然现在的主流不是火柴,但是依然相信火柴有着一席之地,相信火柴通过与现代社会的结合重新焕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