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能不能治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干活多还不涨工资学会这4点养成老板思维,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什么方法好 http://pf.39.net/bdfyy/zjft/250114/q9v0125.html

一、工作是人生必要的修行

春节假期因为疫情延长了,在朋友圈看到很多段子

“再不上班,公司就会发现有我没我都一样了!”

“疫情在家一个月,我发现自己完全不想工作,事实证明:人是可以没有工作的。”

仿佛大家都把工作当成“必要之恶”,认为工作是牺牲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换取金钱。

疫情刚开始延长假期时,大家觉得爽爆了:连续打游戏、刷抖音、甚至在家旅游......

延长假期一个月,越来越多人开始焦虑:想复工、想见同事,同学群和朋友群里都充斥着工作,未来发展。

我有个同事年前辞职了,年终奖没有,因为疫情连小区门口都出不去,最终错过了面试时间,房租、房贷、信用卡、花呗还得还,而前公司连1月份的工资还没发。

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

对大部分人来说,工资是唯一的经济来源,如果不工作,连自己都养不起,何谈诗和远方呢?

因为有工资支撑我们日常生活,我们准时早起上班,认真完成工作的同时,还收获了成长和行业内的知识经验,而这些满满的成就感和收获,都是日常生活无法给予的。

工作使人有成就感

二、干活多,为何不涨工资?

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稻盛和夫

因为没有正视工作带来的成长,也没有极致投入到工作中。

说实话原本我也是一个厌恶劳动的人,我曾说:“工作其实就是为了赚钱而已,我们赚钱还不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何必因为工作搞得人那么惨呢?”

后来不断在工作中磨炼成长,才开始明白工作就是一场必要的修行,我们通过艰苦的劳动来磨炼自己的人格,修身养性。

工作造就人格德国领事说:“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每一天都通过认真踏实的工作,逐步铸成自己独立的、优秀的人格。

工作是怎么磨炼人格、提升心智的呢?

在你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上,聚精会神地突破每一个工作上的难题,把事情做到完美,这就是在深耕自己心田,铸就厚重的的人格。

“极度”认真地工作能够扭转人生工作、工作环境与同事,都是无法改变的,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毕业后在濒临倒闭的企业里上班,因为没正当理由辞职,于是埋头工作,他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废寝忘食的阅读最新的英文周刊,全身心投入工作这种“极度认真”的工作状态,让他一次又一次的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

正是因为这个认真工作的重要念头影响了他,最终他建立了3家世界强的公司。

努力工作得到美好人生试想,你中了万彩票,钱足够你一辈子吃喝玩乐不愁,但你必定不会快乐。

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喝玩乐,不需要工作和目标,长期持续这种生活很容易走上歪门邪道,比如:酗酒、吸毒、物欲膨胀,将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劳动是获得心中快乐的前提,每天都能认真地工作,努力获得回报,这会让你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和时间的宝贵。

努力工作,人生更有意义。

三、企业家思维的正确打开方式

企业家跟打工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思维上的区别,学会这四点,扔掉“工作是必要之恶”的心态,开启人生中最重要的修行。

1.跟工作谈恋爱

①修正心态

不是工作做好了才喜欢工作,而是付出努力,让自己喜欢工作。

在工作中挖掘自己的价值。完成了一个工作任务,多问自己:我做完这件事自己有什么成长,对公司有什么价值?

挑战自我领导有重要的/有挑战的工作安排,先答应下来,再考虑怎么做?

②“爱上”工作

如果工作是你的爱人,你会怎么呵护好这段关系呢?

把分配下来的工作当作“天职”分配下来的工作,先寻找这个工作与你,再开始。

劳逸结合在工位上尽可能保持好状态,累了在公司走一走,午睡半个小时效率更高。

丰富办公环境从光线、色彩、植物等来调整办公环境,使办公环境明亮且温馨。

明亮整洁的办公氛围令人更有冲劲

③感受每一份成功

工作的一点点小进步,都值得放大来感受。

任何工作中的获得的小小成功和突破,都拿出来庆祝,用放大的喜悦和感动会为接下来的工作增添动力。

④成为“自燃型”的人

自己就是一根火柴,可以“xiu~的”点燃自己和他人。

职场人分三类,自燃型(自己燃烧)、可燃性(点火就着)、不燃型(点火也不着)

成为自燃型的必要因素:必须热爱工作好持有明确的目标。

有问题自己主动解决,解决不了呼吁大家一起解决。

⑤勇于“找事儿”

勇敢成为工作中,起核心作用的人物。

在工作中,无论是做什么事一定都有一个起核心作用的人。要成为这类人,就是要“多事”,不单纯按照上司的指示办,主动提议要做工作内容以外的事情。

主动做事,自燃有热情!

2.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①不断树立高目标

树立高目标主要有2个要诀,一是认清自己所处的现状,不管是客观还是主观,二是具备很大的梦想和很高的目标。

现在世界强的京瓷,一开始也是从一家位于西京原町配电盘厂仓库开始的,稻盛和夫就设立了世界第一的梦想,尽管那时候连西京原町第一都很难。但只要一有机会,稻盛和夫就会向员工们说:我们要成为西京原町第一的企业!达到西京原町第一以后,就要瞄准中京区第一;达到中京区第一以后,就要争取京都第一;达到京都第一以后,就要争取日本第一,再然后,当然就是要达到世界第一。最后他成功了!

②把愿望渗透到潜意识

心理学家荣格曾提出过这样的一个观点: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命运。

潜意识(subconsciousness)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我们没有认知或者是不能认知到的心理活动,而这种活动却占据了我们一时的绝大部分,我们生活中发生的95%的行为都是由潜意识控制的,剩下5%是有意识的行为。

那么只要我们把愿望渗透进潜意识,成功的几率会以好几十倍速增加。

如何渗透呢?

不断重复你的愿望,重复不仅能加深记忆,也是开发潜意识的重要途径,当你不断重复某行为,这个行为就会变成本能。

好比稻盛和夫的愿望是做到世界第一,有时间他会跟员工重复强调第一,不仅跟员工强调,他在脑袋里也一直在拼命思索,突然就会有“灵感乍现”,这就是潜意识的结果。

相信就能看见

③竭尽全力

完成高目标的工作,就像爬一座山,不论是小山丘还是海拔多米的喜马拉雅山,都得先从平地起,用双脚自己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至山顶。

很多时候工作中没有惊心动魄的大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面对每一件小事的时候,都用尽全力。每次做事就像射箭一样,你总得每次都得用尽全力,把弓拉满,才可以稳稳地射中靶心。

4.追求完美

①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难免有失败的时候,这时候很容易会有懊恼的抱怨:“为什么我当时会这么做呢?”“没想到我居然犯了这样低级的错误......”

这么想也无济于事,应该做的事是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从这四个维度反思:

情绪、目标、计划、行动

“我是带着什么情绪来做这件事的?”“我做这件事的初心是什么?”“这件事情的方案是最切合实际的吗?在发现问题的时候,我有没有第一时间调整”“对于这件事,我都做了些什么?”工作总有挑战与挫折,说到底起决定因素的是你的心态,把困难当作没必要的拦路虎,还是当作发展的机会?

追求完美

能真正改变世界做出事业的人,都是“完美主义”的人。

我们看到的完美主义者乔布斯,他的父亲曾经教导过他,追求完美意味着就算是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对其工艺也必须尽心尽力。

一开始苹果电脑的开关机时间很长,乔布斯对他的工程师说:“缩短十秒钟”,工程师说这不可能。

乔布斯开始讲解:“如果全球有万人用我的电脑的话,一次关机浪费十秒钟,万人浪费了多少时间?如果他们持续使用苹果电脑一年的话,这个数字又是多少?五年的话又是怎样?最后算出来一个数字是个人活到八十岁全部的生命时间。因为我们不改进这个工艺,万个用户用我的电脑,累积起来就浪费掉个人八十岁全部的生命,你不觉得惭愧吗?”

贯彻“完美主义”,提高工作质量,自身素质。

史蒂夫是完美主义,于是他改变了世界

②最重要的是“注重细节”

克洛克曾经说过:“我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如果你想经营出色,就必须使每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都尽善尽美。

恰科年轻时去一家银行求职,他找到董事长,然而没说几句话就被拒绝了。

当他沮丧地走出董事长办公室宽敞的大门时,发现大门前的地面上有一颗图钉,他弯腰将图钉捡了起来,以免被图钉伤着。

第二天,恰科出乎意料地接到了银行录用他的通知书。原来,他弯腰捡图钉的时候,被董事长看到了。

董事长认为如此精细小心、不因善小而不为的人,非常适合在银行工作,于是就改变了主意录用了他。

果不其然,恰科在银行里样样工作都干得相当出色。后来,恰科的事业稳步上升,成为法国的“银行大王”。

做事情的时候,确保自己已经做到最好了,连小细节都不放过。

③预见“成功”

在某项事业上想成功,必须先预见成功时的状态。

稻盛和夫在第二电电开始移动通讯事业的时候,他就做出预言“手机的时代即将到来。”周围人都不可置否,但他已经能看清价格,流通速度,如何普及全面的答案了。

因为他们公司开始经营半导体零件的时候,稻盛和夫已经了解到手机的进展情况,具备了充分的信息和知识。

最后实际出来费用体系跟他所讲的几乎没有差别,因为稻盛和夫已经在头脑里思考再思考,经过无数次模拟练习。

④抓住一切机会磨炼“敏锐度”

我们公司经常要接待顾客面谈,一般只要顾客能到我们公司,成交率几乎会增40%。

因为我们老板是个心特别细的人,只要他进到办公现场,那里一般都是干净的,就算是桌面上的一点小污渍,打印机上的资料没放整齐,都会提醒。

就算是连物品放置这样的事情,都给人协调整齐的感觉,在问题发生的时候,也一定是能迅速调整对策,给出解决方案的。

细节决定成败

4.每天钻研创新

①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邓亚萍是中国第一个奥运会/乒乓赛/世界杯单打大满贯的冠军,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连续夺得4枚金牌的人,18次获得奥运冠军。

从国家队的边缘人到享誉全球的“乒乓女皇”,邓亚萍每个阶段都在创新。

邓亚萍5岁就开始乒乓球生涯,8岁开始那各种冠军,原本可以进入河南省队,但因为个子矮被拒绝了。

邓亚萍父亲是乒乓球教练,他知道女儿不会长很高,所以另辟蹊跷,前两年的时间专门用来加强女儿的进攻能力:每周七天无休,一天训练13小时。

13岁时,邓亚萍就拿到了全国冠军进了国家队,以往邓亚萍的球拍总是用宝塔形的生胶,恰好年就被禁用了。

这时候邓亚萍迷茫了,是该用进攻型长胶还是正常生胶?

最后决定用更怪的进攻型打法,这种打法对手指敏感度和力量都有很高的要求,邓亚萍选择继续狠命训练进攻,最后靠这种“怪路子”在国际赛场所向披靡。

邓亚萍说:“外国人想要在训练中针对我,找不到模仿我的陪练。因为我的打法,没人有。”

②“扫地”改变人生

创造性的工作可以从日常的工作开始,即使是一点点的变化,长年累月时间的力量就一定可以孕育巨大的变化。

就拿扫地来说,比如平时扫地都是从左到右的,那能不能今天从中间开始呢?或者把从左往右的方法改成从中间开始,或者换一个更精密的扫把?

如果光用扫把扫不干净,加上拖把这么样?实在不行,还可以换成吸尘器...

就算是扫地这样的事情,只要稍微用点心就可以做得更好,想出更多又快又省力的方法。

一屋扫好可以扫天下

③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对于计划来说,行动应该像锻炼身体一样,第一步是动起来。

能开拓新事业的人,多数是天性乐观且执行力强的人,因为他们总是能开朗明快的描绘自己的未来。

在团队中总有些思想简单的乐观派,他们每次听到新设想,会马上表示赞同:“这个想法听起来很棒喔!一定得干”,在新计划开始之初,最应该授权的是乐观派,把整个团队的氛围带起来。

计划的具体阶段可以交给悲观派来检查跟进,因为他们思维敏捷,性格谨慎,在计划时会考虑周全,尽力避开所有的风险。

悲观派容易在自己设想的困难和障碍寸步难行,在最后的执行阶段还是交给乐观派,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会让新计划跑得更快。

④将创造发明导向成功的“正确的地图”

必须要对工作有强烈的“愿望”,特别是在未知的领域。

稻盛和夫的公司以新型陶瓷的结晶技术作为开发的太阳能电池,花了将近30年研发,现在成为了京瓷的主力事业。

这种技术研发,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想在五指都看不见的地方划船,想要达到目标,必须对工作有强烈的愿望,在到达成功之前绝对不放弃,天天钻研创新,日积月累,这就是通向成功“正确的地图“、确凿的道路。

有地图、有强烈愿望,能成功

稻盛和夫: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我们的人生和工作的结果由三个方程式组成:能力、热情、思维方式。

热情可以靠意志决定,靠努力程度打分,好比你一直全身心投入工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可以达到分。假如你头脑聪明,身体健康,“能力90分”,但你过分自信不肯努力,“热情20分”,相乘也只有分;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力一般,只能打“40分”,但你因此努力燃烧自己,“热情”达到“80分”,结果就是分。基础不够,还能靠努力来凑。思维方式是最关键的,后天形成的,如果能够拥有正向的思维方式,你的人生简直像开了挂。如果你拥有正向的思维方式“90分”,像刚才例子中的拥有能力40分,热情80分的人,人生结果等于的结果乘90,那会得到28的结果。

但如果你拥有负面的思维方式,你的思维能力相乘就算是0,也会随着负向的思维变成悲惨的下场,好比负面思维是80,你的乘积会成为的结果。

所以,我们活着最重要掌握正向的思维方式。

以下是正确思维包括的内容:

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善于与人共事,有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能同情他人、宽厚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勤奋努力;不自私,无贪欲;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等等。——稻盛和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