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能不能治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攀登者观后感 [复制链接]

1#

首先介绍一下攀登珠峰的背景,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国力不强的时候连尼泊尔这种小国都敢来跟你造次。中国和尼泊尔就珠穆朗玛峰的归属权无法达成共识。中方提议国土边界以珠峰峰顶为界线,北属中国,南属尼泊尔,被尼方拒绝。理由是当时尼泊尔已有人从南坡登上珠峰,而中国没有。“中国都没登上珠峰,凭什么说它是中国的?”尼泊尔政府叫嚣。牵涉到领土问题,不仅要寸土不让,还关乎国家尊严。

要让国际上闭嘴、让尼泊尔服气,中国人必须自己登顶。但“南坡易,北坡难”,珠峰北坡由于极寒的天气和陡峭的地形,被称为“死亡之路”。战后的新中国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都非常落后,前脚答应帮助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援的苏联,后脚就背信弃义跟国际媒体嚼舌根”中国不靠别人就登不上珠峰?”

所以,登珠峰,势在必行。

本片就是根据这段历史改编,年中国登山队人出发,只有3人最终登顶,把五星红旗插在了珠峰。这本是一段恢弘壮阔的历史,很多角度都可以拍的热血又触动人心,可惜电影却不尽如人意。

影片一开始吴京带领自己的三人小team去攀登珠峰。攀登过程中遇到大风,摄影师张译差点跌落冰山,紧急时刻吴京选择保张译性命,丢掉摄像机。这就导致他们成功登顶后没能留下影像记录作为证据,中国宣布登珠峰成功的消息遭到了其他国家的质疑。吴京后来去支教也被学生的当众质问:老师你说你们当年成功登顶了珠峰,为啥美国并不承认?吴京听了很生气,以后就不再去支教了,跑到锅炉房里去烧锅炉。

还单方面中止跟章子怡的校园恋情,好好地突然就不理人了。章子怡是学气象的,就跑到锅炉房里来跟他说自己争取到去俄罗斯留学的机会了,明天就走。此处观众与吴京一样黑人问号脸,你办手续办签证这么长时间都不告诉我一声吗???后来章子怡就去留学了,专攻中国的弱项:气象学。第一次登珠峰的时候,中国的气象知识很落后,所以吴京带领的小team没能得到气象组的支援。结果遇到那个大风,虽然登顶成功但丢了摄影机,没有有力的证据向世人证明中国人已经成功登顶。这事儿估计就成了吴京说的他俩之间的那座山,俩人就暂时分了手。

我们回到开头三人登顶的那个镜头,观众都看的清清楚楚。当时吴京挖了个坑,张译拿了个手电筒塞了面国旗进去,然后他们把这个手电筒埋在了珠峰山顶。各位朋友,此处我有个大胆的提议,既然世人有争议,不妨告诉他们,中国登山队在山顶埋下了证据,这样是否也是一种登顶的证明?但是吴京他们三个愣是守口如瓶,死都没对外说过这个重要情节。结尾他们再次登顶的时候,吴京笑眯眯的把那个手电筒又挖出来了,有个镜头山顶飘扬的五星红旗就是这一面。

OK不重要,让我们继续把故事拉到吴京烧锅炉的场景。烧着烧着也过了十几年,他突然接到国家通知,要组建新的登山队,再次攀登珠峰。当初他的三人小team另外俩成员一直都守在珠峰脚下,别问为啥吴京回了内陆,另外俩留守在当地观察站,影片没交代,咱也猜不出来。反正吴京就去山脚下去找他们了,三人理所当然成了新登山队里的骨干。之前只是队员的张译还成了高吴京一级的副指挥官,这个职级变动非常关键,后面有一段职场架空戏,全靠这个变动撑起。

井柏然、胡歌等年轻人就是这个新队伍的成员,井柏然这个角色是全片唯一一个行动逻辑和经历轨迹比较完整的人物,具体原因下面会说明。井柏然是被特派来的摄影师记者,负责为登顶留下影像记录。然后,以张译为副指挥官、吴京为队长的新队伍开始了体能训练。张译之前不是摄影师嘛,但没能保住摄像机他就一直很自责。所以训练的时候就照死的搞井柏然,井柏然毕竟搞文艺出身,体能上开始就跟不上。他就觉得张译是不是针对自己,张译就来找他解释了。对没错我想把你训练好,这次登顶摄影师很重要,一定得把我没完成的拍摄给完成了。井柏然这个人物的使命感就立起来了。

然后有天章子怡重新出现了,现在的她成了气象组的主任,带领她的team来支援登山组。跟吴京重逢后,俩人莫名其妙的感情戏又给续上了。前面不是无缘无故的蹉跎了十几年吗,吴京就想着再续前缘。结果章子怡把定情信物还给了吴京,意思要斩断情丝,大家保持纯洁的同事关系。作为观众当然觉得OK,你俩抓紧结束吧,作的要命,安心登山行不行?

再然后登山队跟气象组就去登山了,作为观众推测应该是气象组检测到天气情况适合登山。反正影片没交代,一帮子人就突然开始登山了。登山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到达第一个平台的时候,章子怡带领的气象组就搭帐篷驻扎下来,继续检测天气情况。通过无线电对讲机向吴京带领的登山队实时汇报是否适宜前进,同时登山队还要接受来自山脚下张译指挥官的指示。当登山组到达第二平台时,气象组监测到天气有变,不适宜继续登顶。

结果一直在山脚下,完全不了解山上情况的张译突然黄晓明附体:“登,不要停!听我的,我是副指挥。”官大一级压死人,吴京只好听命,带着一群队员往山顶进发。毫无意外,登山队遇到强风,能把人吹飞的那种。但没关系,不要担心,一定要相信有吴京在大家都不会出事儿。他通过一系列反重力反自然规则的飞檐走壁,确保了大家的平安。

对了,这次登山插了一条很硬的爱情线。队里的女医生何琳跟胡歌之前就看对了眼,大风那一夜胡歌把自己腿部的保暖衣披在何琳腿上,结果极寒天气把腿冻坏了。登山队只能抬着他下山,第一次登山宣布失败。

回去以后,吴京才知道章子怡带领的气象组在山上断了信号走丢了。就赶紧去找,这一找就找到了。俩人奔向对方的时候,突然章子怡旁边的山就砸下来了。说时迟那时快,吴京一个健步十几米就把章子怡给救了下来,比人还高的大石块砸身上也毫发无伤。此处,传达了一个重要讯号,只要有吴京在,谁也别想出事儿。

回去以后,明明石头砸背上了,剧组给吴京胳膊上缠了条绷带,象征性的受了个伤。这个伤也直接决定了井柏然的命运。

因为珠峰险峻,山上气象变化无常,所以每年能登山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被称为风口期。然后井柏然来了一出临危请命,提出既然吴京受伤了,那我来当队长带大家登山好了。吴京一听肯定不行,毕竟小年轻经验不足,应变和技能都不能担此重任。但是张译就非常莽夫,拍板同意。张译还是黄晓明那个语气:听我的!让他去!

敲黑板,这一段特别职场,上级张译眼看着吴京在员工面前封神。突然提拔下属上来制衡吴京的权利,架空他的资源削弱他的势力。然后井柏然就带着队员去登山了,再次敲黑板这回气象组没跟着上山。原来她们完全可以在山下监测天气,再通过无线电对讲进行支援,请记住这个重要细节。

一开始登山很顺利,突然气象组检测到可能会有风。吴京建议他们停一下恢复体力好应对大风,张译继续明言明语:不要歇,抓紧给我登!然后井柏然继续向山顶进发,突然遭遇意外,井柏然被重物砸到挂在悬崖边儿。队友们奋力拉住他,但崖边儿眼见着要塌,井柏然大义凛然的把摄像机扔给队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为啥我说井柏然这个人物最完整,行为最有逻辑?我们来分析一下,他一个摄影记者,本来是搞文艺的,弱不禁风的身条儿非常符合这个人设。然后他被张译的话点燃,给自己的行为附上了使命感,觉得一定得把队伍登顶的样子记录下来。吴京受伤的时候,他自告奋勇要挑起队长的担子。典型的被热血冲昏了头,又缺乏实战经验,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第一次登山能平安归来,估计也有点飘飘然,仗着自己年轻觉得能抗,却忽略了登山过程的各种严苛情况自己是无法应对的。结果没想到他不懂事儿,张译更不懂事儿,还真让他去了,半吊子遇上半吊子。所以,这个热血青年的鲁莽和冲动人格立住了,说来说去他还是被自己的无知和鲁莽给害了。又不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随随便便搭上一条命。

把井柏然害死以后张译终于醒悟了,只能让吴京再次出动,带着队员们第三次登山。这回章子怡的气象组又跟上去了,然后最诡异的情节就来了。本来活蹦乱跳的一个健康人,突然就开始一边监测气象一边咳血了。吴京说她这是肺气肿,得赶紧吸氧。结果章子怡就是不吸,宁愿死,后来她就真死了。然后吴京就登顶了,还挖出了之前埋在山顶的国旗,完成个人的封神之举。

一个宏大的主题拍成这样,俩字儿:稀烂!

没有讲述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举步维艰,没能描绘登山队员们登山前要经过多艰难的训练,没有陆续失去战友时队员们的心理和情绪变化,连基本的登山动机和意义都没能讲明白。结尾,放出真是史料我都觉得是侮辱这些拼上性命的登山者,他们的伟大就这么被一部烂片践踏了。

其实即使我们不了解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看到结尾的史料照片也依然非常震撼。无论什么时代,大家的爱国情绪都是共通的,但我们真的不想一看烂片来表达爱国情结。

为啥不想给这部电影再高一点的分,还有个重要原因,这些男演员演的是在高原恶劣环境下的登山队员。确一个个都皮肤光滑Q弹,水润紧致,个别甚至感觉拉皮过度。井柏然跟胡歌一看就是每天有认真拍爽肤水、贴面膜的保养脸,皮肤还没女演员差,这扮相也太没诚意了。细皮嫩肉的人非要演糙汉,观感实在太假,很出戏。

章子怡确实不太适合演文艺分子,她就长着一张野心脸,浑身是胆的眼神。非把她关在图书馆里扮温柔可人,我怀疑她看的根本不是气象资料,武侠小说还差不多。

章子怡的劲儿演吴京那个角色还差不多

那这部电影也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啦,比如章子怡的造型真的不错,非常miumiu风。尤其是她留学前去锅炉房找吴京,从发型到服饰都很时髦又复古。多年后俩人在山下重逢时的格子大衣,也优雅有气质。她在当年绝对是时尚icon级别的,无论条件多艰苦都没放弃过时尚。

对了,全剧最扯淡的一句台词就是吴京叫章子怡“小胖妞”!

当然以上再多槽点只要你看到演职名单就不会再怪演员,因为导演是李仁港。他上一部作品是《盗墓笔记》,豆瓣评分4.7,上上一部《天将雄狮》5.9分,已经很多年没拍出及格线以上的片子了。香港导演除了几个水平特别高的,剩下的都是拿钱交差儿,没啥情怀也懒得去找共鸣,当导演只是打一份工。这些人拍出来的东西通常是四不像,既没有纯正的港味儿,也不接大陆的地气,像个畸形儿。

很可惜这部电影拍成了吴京爽剧,三百六十度的展示他的好身手。

最后,希望有真正的导演能重拍这个题材,让普通观众有机会了解关于中国登山队的历史和故事,也给我们一个机会向这些伟大的登山者们致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