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49562.html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姚琼通讯员余佳丽
10月20日,衢州市龙游县模环小学的部分老师们,成了一个个“大红包”!原来,为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对作业功能、设计、质量与管理方面的相关要求,推进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当天中午,全校教师齐聚一楼实验室,围绕“减负不减质,增效不增量”主题开展了作业优化设计分享交流会第二次沙龙。全校教师的姓名被藏进红包内,由王建忠校长随机刮红包,通过这样“刮一刮”方式决定分享教师。紧张刺激之外,更是一场思维风暴。
当天,王校长刮出六位进行分享的老师:余佳丽、李梦佳、夏志英、周晓、俞慧霞、张丽君。
第一个分享的是四(1)班的余佳丽老师,余老师围绕“细分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主题从课前、课中、课后3方面介绍自己的作业设计经验——课前预习,预知学情;课中巩固,夯实基础;课后拓展,提升思维。
余佳丽老师说,针对第二天要上的新课,布置学生预习作业,可以将每节课的练一练提前做一做。预习可以帮助课堂提高效率,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更好地开展新课教授。而在新知教授完成后,配套的巩固练习立马跟上,一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二来也可以捕捉到学生的学习漏洞,后续及时跟进补齐漏洞。最后,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优生的培养需要提升思维。书本练一练后面带问号的题目,课堂的最后一题,同步练习的拓展题可以作为提升思维训练的拓展题。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历年真题改编相应的题目,将这类题目放在课堂中穿插练习或者留在课后,“数学还可以与生活练习起来,在‘双减’背景下,可以适当布置‘亲子作业’,增加生活的数学乐趣,将数学与生活有机联合。”
第二个分享的是三(2)班李梦佳老师。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李老师的具体做法是布置具有针对性的分层作业。
李梦佳老师说,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李老师会多布置抄写、背诵的作业,每上完一个单元,将自己平时易错的字词、形近字、多音字抄到易错本里,每天早上拿出来读一读。对于难度大的作业,允许同学少做或者不做。基础好的可以选择性地抄生字词,多做灵活性的作业。比如预习时,基础差的孩子可以只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基础好的可以增加有感情朗读课文,思考课后思考习题,围绕中心体会重点词语,欣赏评析佳词妙句等。
“语文作业也可以增加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完成。”李梦佳老师说,比如学习第二单元时,学完《古诗三首》,让学生根据诗意给古诗配上一幅插图。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等,围绕秋天的景色,积累优美词句,编一张关于秋天的小报,或者结合习作,将上学路上看到的秋天的景色写进日记里。再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昰一篇经典童话,在学习之前,让学生找一找作者的生平,写写作者小故事,给大家介绍介绍,再来学习童话,会更加有意思。
“为了巩固基础知识,每天早上布置一些词语的抄写,课文重点段落的抄写,形近字的组词,以及进行多音字的组词。”第三个分享的是五(1)班夏志英老师,她觉得课前预习时完成作业本中的字词方面的作业,课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并且,要边上课文,边完成作业本上相对应的作业。而且每三天背一首《古诗贤文》中的诗,以及《必背古诗词》中的一首诗,“四点钟课堂主要完成词语手册中的举一反三,同步练进行分层作业,朗读课文。并且,周末以每周一练和写一篇周记为主。每天至少看半小时的课外书,同时记录书名、页码、收获。”
任教三、五年级英语的周晓老师第四个出场,。周老师认为,课堂常规作业层面,《作业本》学生随堂完成作业本,听力部分当堂听当堂检测,笔试部分尽量也在课堂中完成并及时分析保证作业质量。《作业本》作业是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位同学都完成。课后基础作业(模音、背诵课文)层面,则应该每天布置听说作业。听说的内容包括跟读指定的单词、句子,学生回家跟读最少十分钟,英语只有多读多听才能做到语音规范语调到位。
“生活化作业上,则要实施根据单元主要内容,设置生活化的作业。比如三年级的学生,刚学习英语,为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学生初学的字母时,让学生去找一找身边的字母,收集英文信息。”周老师说,学生很容易发现KFC,CCTV等,让他们发现英语无处不在,同时也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发现,增长课外英语知识。
而三(1)班的俞慧霞老师也从三方面带来了分享交流。俞老师说,首先要重视预习。学习课文前,借助各种工具书解决字词关,朗读关,为课堂效率争取时间。第二是要吃透教材。基础关在预习时已基本解决,那课堂上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精讲和精练了。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每一节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精讲难点、易错点,结合课堂作业本,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一环是作业优化。学困生允许一部分较难的阅读题不做,专攻基础模块。优秀生在减基础部分的作业时加强课外阅读的能力提升。同时,班级采用“师徒结对”一帮一的同桌互助方式,师傅在纪律、行为、作业等方面帮助徒弟走上“正轨”。
六(1)班的张丽君老师是最后一位带来分享交流的老师,张老师提倡布置分层作业,让每位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张老师在布置作业前对作业本、同步练习中的题目进行优化处理,分为3个等级。A组为基础题,一般适合“学困生”;B组为综合题,重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一般适合“中等生”,C组为拓展题,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适合“优等生”。C组作业一般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完成。
其次,重视布置实践性作业。比如在学习第一单元《圆》中,学习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张老师布置学生动手实践作业,通过实践操作,计算学生自然而然得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有就是布置开放性作业。如学习比的意义后,请学生写出生活中不同的比。以及布置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合作业。”
“我们要重视基础积累,解决保底要求;教材课后问题都是很经典的设计,要仔细研读,认真用好。”活动最后,王建忠校长对本次活动予以肯定和建议,并表示这为“双减”背景下更加考验教师们的智慧及能力,减负增效,是教育领域要探寻的重大课题,“此外,建议因文因课,适度拓展,考验教师的智慧和能力;形成作业惯例:如语文雷打不动每周至少一次习作训练(含讲评),每2-3周开展一次班级读书分享会;鼓励设计开放性作业,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有新意,增加学习童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