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能不能治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叫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有人说彪悍的人生这句话出自罗胖之口,也有人说这句活是郭敬明的首创,这句话是说人生很强大,强大到不要解释,那什么又是强大,什么是强大到不要解释呢?

总感到这句话太抽象,我们需要一个具体的人来解释一下!

现代社会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一直认为,会一门外语很厉害,每每看到朋友用英语演讲时,很佩服很崇拜,记得有人说过,会一门外语就是为你的世界打开一扇窗户。当然作为中国人,我也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大师们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抑扬顿挫,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如果一个人既懂外语,有是国学大师,那会是什么样的人?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我们先来看一下季羡林先生,季先生生于年8月6日,山东省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季羡林先生精通12国语言:汉语、南斯拉夫语、梵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等,尤精于吐火罗文,吐火罗文是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会这种语言的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几人了。

刚才讲了懂一门外语就是为人生打开一扇窗子,那季先生会12门语言那就是打开了12扇窗子,12扇窗子,那不是窗子了,那是阳光房,开挂的人生,剽悍!

季先生还国学大师,温家宝总理常去看望季先生,说季先生是中国的国宝,国宝级的专家!不能叫专家,专家这个词这几年被人玩坏了,专家这个词现在配不上季先生,季先生是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这样好像更实在一点。

我一直在想季先生这个人是怎么学的,12门语言的,我一门外语都没有学好,惭愧呀惭愧,我一定要告诉儿子,你看人家季先生会12门语言,你怎么要会2门外语吧?呵呵,中国家长是不是都这样,自己学不好就去逼儿子学!

你说季先生的人生够彪悍吧,这就是彪悍的人生!

但是,你不急,还有彪悍的,下面再介绍一位陈寅恪先生,陈先生生于年7月3日,字鹤寿,江西修水人,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陈先生其身出名门,父亲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

这个一看就是名门才子,开挂人生的典范!

上面还说是学识过人,注意!重点来了,什么叫学识过人?陈寅恪先生精通梵文和多种西域古代语言,通晓包括英、法、德、俄、西班牙、日、蒙、阿拉伯、梵、巴利、突厥、波斯、匈牙利、满、藏、希伯来、拉丁、希腊、回鹘、吐火罗、西夏、朝鲜、印地、暹罗等20余种语言。对的,你没有看错是20多种语言,刚才说一门语言是一扇窗,季先生会12门语言,是阳光房了,那么陈先生这个阳光房得是落地窗阳光房,整个世界度无死角的敞开在先生面前了,

陈先生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什么是“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公子的公子,自然是说的家世显贵,我们就不多说了,那是天生的。这教授之教授,可以陈先生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陈寅恪先生不仅精通20多门外语,对于国学的研究更是登峰造极,当年在清华,陈先生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四人,被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陈先生的人生彪悍吧!

下面再介绍一个彪悍的,赵元任先生,赵先生生于年11月3日,江苏常州人,赵先生的彪悍和前2位不一样,他不仅是语言学家,还是数学家,物理学家等,他主要以著名的语言学家蜚声于世。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朱德熙、吕叔湘等都是他的学生,没有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他从年执教清华至年在美国加州大学退休,前后从事教育事业52年。

赵先生会多少外语?这个好像和上面2位先生的问题有点重复了,我们不多讲了,我要告诉你的是,赵先生走到哪里哪里的人都以为赵先生是他的同乡,在法国,巴黎土生土长的人认为他是巴黎的老乡,在德国柏林,邻居老人以为他是逃难回来的柏林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终于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安地回来了。”

赵先生除了精通多国语言,更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他会说33种汉语方言。赵先生掌握语言的能力非常惊人,他能迅速地掌握一种语言的声韵调系统,总结出一种方言乃至一种外语的规律。

赵先生曾编了一个极“好玩儿”的单音故事,以说明语音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故事名为《施氏食狮史》,通篇只有“shi”一个音:“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这个故事写出来,人人可看懂,如果只用口说,那就任何人也听不懂了

接下来我们在来看一下赵先生的几个儿女

长女:赵如兰(哈佛大学第一位华裔女教授)

长婿:卞学鐄(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

二女:赵新那(著名化学家)

二婿:黄培云(中国粉末冶金学科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

三女:赵来思(康奈尔大学教授)

三婿:波冈维作(IsaacNamioka,华盛顿大学数学教授)

四女:赵小中(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有子女如此,父有何求!彪悍的人生,不要解释了!

上面几位都是学识彪悍的人物,是神一样的存在。

下面这位不仅学识彪悍,个性同样彪悍!

辜鸿铭先生生于年7月18日,名汤生,字鸿铭。他出生在马来西亚,在英国上学,娶了个日本小妾,在中国(在北洋政府外交部上班)任职,有人说他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老牌海归,先后获得过十三个博士学位,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等九种语言,孙中山、林语堂称其为“中国第一语言天才”。

民国初,西方人有句流行语:“到北京可以不逛紫禁城,但不可不看辜鸿铭。”因为辜鸿铭是混血儿,长着一副绿眼睛、黄头发,头顶一根细细的黄毛辫子,罩着一红顶瓜皮小帽,穿着油乎乎的长袍马褂,在北大校园里晃悠。更让人叫绝的是,辜鸿铭雇了一个大辫子的黄包车司机,经常拉着他在京城大街小巷到处乱跑。两条辫子相映成趣,成为当年老北京一道非常别致的风景。

民国男人的辫子都剪了,但是辜鸿铭就是不愿意剪,“留着大清朝的最后一条辫子”。在北大讲学的时候,学生嘲笑他的辫子,他淡然地说了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有激进的学生企图强行剪掉他的辫子,辜鸿铭先生贴出告示:凡欲剪我辫子之人,必先用九国语言写下战书。要剪我鞭子可以,你得用九国语言给我下战书,先生会九国语言呀,学生那会,后来只得由他。

辜先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者和传播者,曾把四书五经翻译成英文。他坚持”纳妾有理“,民国时期,法律明确规定废除一夫多妻制,实行一夫一妻制。辜鸿铭却坚决拥护一夫多妻制,极力主张男人娶小老婆,认为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他不光身体力行娶了一妻一妾,还振振有词地说:“从来只见过一个茶壶配四个茶杯,何曾见过一个茶杯配四个茶壶了?他捍卫他爱如性命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战斗,被西方人视为中国的文化偶像!

当年皇权至上,百姓奴性十足,慈禧太后六十八岁生日,政府要求大家唱新编的爱国歌。辜鸿铭吐槽说:“既有爱国歌,怎能没有爱民歌?”当众脱口而出:“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听得官员一脸紧张。

但是洋人在中国很是神气,辜鸿铭对此十分反感。一次,辜鸿铭先生在电影院看电影,抽烟火柴用完了。他前排坐着一个英国人,辜鸿铭就用烟斗敲英国人说:“帮我点着它!”英国人被辜鸿铭的气质压倒,不敢反抗,乖乖掏出火机点着他的烟斗。

什么是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这就不要解释,有实力,才是王道,人生的王道有时不要解释,你的人生实力如何?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