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能不能治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林书宝张老师 [复制链接]

1#
根治白癜风的偏方 http://pf.39.net/bdfyy/bdfal/220614/10991939.html

文者其人

林书宝,年11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师职称。农行职工,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在《双鸭山日报》、《中国民生报》、《北方法制》等多家报刊发表诗歌,年出版诗集《难忘今宵》。

年高考结束后,因某考生在考场交了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当即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白卷先生”大讨论。

次年9月,我们刚升入八年级,开学到校就是学习反潮流,围绕着要不要响应号召走出去实行开门办学,在全校师生中展开大辩论!每天以大字报形式贴在学校的墙上,让全体师生学习讨论。一天,我们刚走进学校就看到老师办公室东墙上贴着满满的大字报。大概内容是:高中学生应该学习基础文化课,不应该让他们过早的去参加开门办学,待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基础后,再去参加社会实践课。

写大字报的是老师张学选。

但最终学校还是紧跟形势,执行开门办学,共2个班,一班学农机,二班学农学。我分到八年一班学农机。班主任是李福田老师,他教我们政治。张学选老师教化学。

虽然我们高中一班是学农机的,但除了春播麦收、秋收、冬检等到连队实习外,其它时间还是按高中课程安排上课的。

张学选老师第一次来班级上化学课,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个子不高,略显瘦弱,头发花白,但走路轻快,声音极洪亮。当时我们本就在懵懂中,对张老师讲化学方程式配平也没兴趣,也专心不下来听,高中又有从三中的新同学加入进来,重新分班后都不熟悉。坐在下边交头接耳小声交流说话,但讲着讲着,张老师讲课声就把我们说话的声音都压下去了。有时个别同学说话动静稍大,张老师就会走到这个同学面前用手摆摆,不让出声,这样也并不耽误他讲课。印象最深的是,张老师教化学,上课从来不带教科书,直接说让我们打开课本多少页就开讲。我对张老师上课不拿课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课后我就问我同学张老师的情况,同学的父亲是我们数学老师。因此才知道张老师是我国建国后第一批清华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分到哈尔滨军事院校,就是哈军工教化学。张老师在清华是学军事爆破的,反右下放到友谊农场,后又来到六分场二中成为了我们的老师。

当时二中学校跟形势是很紧的,张老师大字报上的观点让校领导认为张老师不适合在教学生,怕他的思想影响学生的前途。不久就把张老师安排到学校的马号去喂马。我们学校那时候是有校田地的,学校自己种自己收,所收获的粮豆疏菜也归学校。学校的马车就是为校里干活用,学校没有拖拉机,地里活全靠这几匹马来耕作。马车同时也为教职员工生活服务,那时候每家每户按人多少分给自留地,秋天把收获的白菜萝卜土豆等疏菜拉回家,再把每位教职员工分到的玉米桔杆和自己打的烧火柴拉回家。张老师到马号每天牵着马,拉木磙子压地,就是把种农作物起来的垅用磙子压实,为了第二年春保墒。我碰上不愿意听的课就跑张老师那去跟他压地,张老师总撵我回课堂听课,他告诉我,你是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不论学多少总比什么都不会要好。秋天学校组织高年级的学生给学校打洋草供马号越冬的烧火柴。张老师也参加打洋草,老师每割一把洋草都蹲得整整齐齐再放到捆绕上,攒够一大捆了再捆上,那种专注捆出来的整齐,简直就是一丝不苟的在做一件艺术品。在大野草子里打洋草学校负责送水,可张老师在腰上还拴了一个自己的小水瓶,我问张老师有送水咋还自带水瓶?张老师说在原单位大辩论的时候没有水喝,嗓子真能急冒烟,从那以后出门就习惯了自己带水,不带不踏实。后来张老师又自备一个军绿色的水壶带在身上。

有一次我去商店里买书,分场这级别是没有书店的,书由商店代卖。我看到张老师也在那买书,让我吃惊的是张老师买的竟然是怎样养马的书。我问张老师买这书有什么用,张老师说我不会喂马也不了解马的习性,看看书学习一下。我就觉得张老师这不多余吗,但心里却被张老师这种干啥就研究啥的劲头感动了。

转年开春,有一天,我往家走正好路过张老师家,看他在自家的后园里正忙活着,我就走进去看看能不能帮他一下。原来张老师正在种玉米,他手拿一把尺子在量地的总长,并按比例匀均的刨坑,每个坑里呈三角形摆上玉米种子。我看到后,就告诉张老师种地不用这么精细的,种子随便扔坑里就可以的,等出来的苗多了,挑健壮的留下,其他还要减掉,每个埯里一棵苗就够用的。我们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十五六岁在家都会帮家里干活的,种地栽苗的活全会干。本也没几条垅和老师没多长时间就干完了,告诉张老师等苗长出来我在来帮他间苗。张老师让我进屋坐坐说:你要不帮我种我会弄一小天,我也想更多的了解张老师就进屋了。张老师住的是公分房一屋一厨,进屋后我看到张奶奶在家,他家的炕上中间放着一张吃饭的炕桌,两边是张老师和张奶奶行李。张老师是和张奶奶住在一起的,张老师没有结婚。

和张老师唠嗑才知道张老师的两个哥哥都是部队上的师级军官,因为张老师没有结婚张奶奶一直跟着张老师在一起。我看到张老师家除了书柜没有什么家具,炕上两个柜子上面也放着不用的被褥。炕桌上面全是书,有人民画报还是英文版的,后来才知道那时候订画报是限份数的不是随便谁想订就能订上的。英文版的不限数量张老师就订的是英文版人民画报。张奶奶也能看懂英文版画报。画报和很多书都是英文版的,我也看不明白,只翻翻画报看看图,张老师还是说:你们学生就应该是好好读书学习,这种情况是不会长久的。我也不明白张老师说的真正意思,但仅凭张老师买怎么养马书的事,我心里终究是敬佩张老师的。后来张老师又被下放到五十四连分到科研班,我又是在分场买书碰到了张老师。这次看张老师买的书是怎样造颗粒肥,我对张老师敬慕更加深了!

一九七八年夏天,连续两年的大旱,分场组织各单位支援连队抗旱。我们晒场和机关是一个党支部,七月二十三号,我们机关还有分场几个单位,组织一大批人到五十五连抗旱给玉米浇水。由于天太旱玉米苗长的没有正常年景高。正午十二点左右,烈日当空,天气炙热烤人,我们刚在地里吃完自己带的饭。五十四连突然冒起来了浓烟,机关管理员让我骑车去看看什么情况?五十五连离五十四连也就是三四里地,骑自行车十多分钟左右。当我骑自行车快到五十四连时,狂风突起,大火漫天燃烧,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五十四连整个连队倾刻间一片火海。我沿着村边的路,骑车急奔向张老师家住的地方,走近发现,起火点距张老师家就差两户人家,好在张老师家是上风头,风把火吹往下风头,偏偏就在下风头那边来回旋风,把五十四连三百多户人家烧的只剩几十户。后来调查是一户人家把没完全熄灭的灰,掏出来倒在外边,经风一吹,火烧连营,闯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大祸。我们机关参加抗旱的人员全部赶到五十四连,火已经无法人工自救,这场大火烧的十分神奇,有人家把东西扔到菜窖都被烧了。连队菜园离连队有一里多地也被大火烧掉了,在连队里到处都是被烧死的鸡鸭鹅还有猪猫连狗都没能跑出去,我们在一家腌咸鸭蛋的坛子里拿出来的咸鸭蛋,竟然都被烧熟了。这一场大火把五十四这个老连队烧的四分五裂。总场出面协调让被火烧掉房屋的人们有亲投亲,有友奔友,农场负责把户口粮食关系职工的调转。

一九七八年二月份友谊农场按着上指示开始对右派进行甄别。把下放到农场的右派全部摘帽。工作待遇在逐步落实。同年友谊农场引进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农业机械设备,农场没有人能把这套农机设备的资料翻译成中文,教英语的老师他们教的是国标英语,对这么专业的资料翻译的不十分准确。七九友谊才把张老师从五十四连调到农场来翻译这些资料。张老师也从六分场五十四连把家搬到友谊农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开始拨乱反正,摘掉右派的帽子张老师彻底平反。重新分配到南京化工学院。当时的哈军工己解散,留在哈尔滨的是哈尔滨船舶学院,又分成南京化工学院,长沙步兵学校。张老师是教化学的按专业调到南京。在张老师准备离开友谊时,我来到张老师家,看到张老师家里摆满了许多小箱子,里面全是书,我问张老师,为什么要装这么多小的箱子,装成大箱子不是更方便吗?张老师告诉我,南京学院给他安排的是楼房,装成大箱子到那自己没办法搬到楼上去,南京那边又没有熟人,这些东西要火车拖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到那,为了方便自己搬动方便才做成这样的小箱子。张老师做事的周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令我为之一震!那天张老师没让我走中午在他家吃的饭,张奶奶说我也不太会做什么像样的菜饭,就是对付吃饱。那天我和张老师说了很多,我没有看出来张老师对平反调回大学特别高兴,而是那么的淡定。现在理解了那时候张老师,是非常有前瞻眼光的。张老师说:你们是被耽误了的一代人,现在你们还没有真正的体会到,一代人没有很好的学习文化基础知识是多么的可惜。一个国家没有自然科学支撑是不行的。社会科学固然重要,但自然科学走在前面,这个国家才能走在世界前面。张老师这些话我深深的印在脑子里!后来,虽然我做不了什么,我却用张老师的话告诉很多同学、同事的孩子们。张老师在南京学院又教了多年的化学最后在南京学院退休。从去南京看望过张老师的朋友那里得知,张老师在南京化工学院的许多科研成果,多次获过奖励。

不是要去做喜欢的事,而是要喜欢正做着的事。这也许就是张老师身传言教留给我的精神财富吧!

本文为作者投稿,来稿请加编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